2)801 举荐(第九卷紧锣密鼓)_剑破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泾州。大败北魏薛峦等军。十一月,高平镇民袭杀秦州义军将领卜朝,迎胡珲入据高平镇。翌年四月,胡琛命将领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率军东进泾州。两路义军进展顺利,声势浩大,震动关中。

  孝昌元年正月,北魏征大都督萧宝夤、都督崔延伯来黑水以西拒敌。义军有十余万人,而官军只有5万,但莫折天生恃众骄矜,主力前锋部队被名将崔延伯击败,遂全军溃散,损失将士近十万人,秦州义军转入低潮。四月,高平胡琛命将领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率军东进泾州。魏军萧宝夤、崔延伯带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匹,移师泾州,气势甚盛。万俟丑奴屯军于泾州西北的当原城,派轻骑诱敌,崔延伯自泾州北上,万俟丑奴遣使诈降麻痹官军,然后突然发动进攻,宿勤明达从东北,万俟丑奴从西面,两路夹击,歼灭官军2万余人。崔延伯退回安定耻于前败,不使主帅萧宝夤知道,孤军偷袭义军。义军奋勇迎战,再次大败官军,并阵斩崔延伯,关陇义军由低潮转向高潮,双方展开拉锯,萧宝夤苦苦支撑。

  东面疆域,孝昌元年正月十五,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反叛,害死行台高谅,自称宋王,年号天启,派其子元景仲归顺萧衍。肃宗下诏让镇军将军、临淮王元彧,尚书李宪为都督,卫将军、国子祭酒、安丰王元延明为东道行台,骠骑大将军、徐州刺史只七月叛乱平定。接着南方叛乱,十二月朝廷任命临淮王元彧为征南大将军,率军讨伐鲁阳蛮族,战况焦灼。

  另,孝昌元年十二月十二日,山胡刘蠡升正式造反,在云阳谷称天子,改元神嘉,设置百官,活动于汾晋之间。他们虽然与义军并未结盟攻打北魏,但割据一方犹如癣疾。

  孝昌二年四月,各地战火频频吃紧,北魏朝廷一片焦头烂额。十五日临时早朝,灵台后端坐龙书案后,怒气冲冲的看着丹陛之下的两个人,正是大都督河间王元琛和都督长孙稚。

  小皇帝元诩看着长孙稚,问道:“长孙爱卿一向用兵如神,为何今日一败涂地?”

  长孙稚流泪道:“陛下,前者我曾经上奏,我与元琛同在淮南共事时,元琛因不听正确意见而导致失败,我们之间嫌隙颇深,我实难接受他的调遣希望朝廷给予调节,但朝廷没有准许。这回,等到我们进军呼沱时,战事仓促敌情不明,本出战不利,而元琛却强迫我冒进。结果我前军进到五鹿遭到伏击,而元琛没有依照计划前后呼应驰援才致使我军一败涂地。”

  元琛道:“臣冤枉,臣本意是让长孙稚诱敌,然后我好对叛军伏击,怎奈他缺乏机变,孤军深入落入伏击,微臣中军未判断敌情,不敢轻进,才让前军兵败,但我中军建制未损,请陛下明察。”元琛袭爵河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