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考场奇思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子孟子说的话。换言之,这些书不是给普通人看的,是给将来可能会居于高位,为民父母的人看的。正如储君要读历史,读春秋一样。要做官的人,心中也要明白,什么是他们应该铭记的原则,什么是他们要去遵循的道理。

  无需多说,“利”是个好东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是仁义呢?他只听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义的好处,到底在哪里?

  想到这里,陆钧觉得他在思考的,已经不再是如何写一篇文章,而是人生的准则问题。为了利,有人卑躬屈膝,有人委曲求全。所得的不过是一时的荣华富贵,即是如此,也未必长久。就像黄步宇,本来是洛陵县的主簿,为了苟合之利,被当场捉奸,揪上公堂,罢官免职,在洛陵无地容身。黄步云,本来好好的做着千户,为了更大的利益,认贼作父,明知道盐监税使是太监的差事,害人无数,硬要自己也抢一个税使之职,最后被活活冻死在运河边。看来,“利”这把刀,虽能杀人,亦能伤己。为仁义而死,尚能留名千古,为了一个利字,最终也逃不过人财两空,遗臭万年。

  陆钧心中一振,目光渐渐明亮起来,他决定了,先写第二题。在身旁此起彼伏的藤条摩擦声和木板的吱嘎声中,他把笔提起来,从那青石砚台里沾满墨汁,缓缓落下,写道:

  “大贤闻时人有以利说君者,因遏其欲而扩之以理也。

  孟子于是揭诸古圣贤之道、人心天理之不可泯灭者告之曰:

  天下纷纷于爭,而先生从而欲息其争,志则大也;

  人心滔滔于利,而先生从而和之以利,号则不可。

  且义利之辩严矣!

  先生以利说乎二王,王悦而下从之,由是国之有臣,家之有子弟,争以利心事其君亲,天理亡而人欲肆,不夺不厌,其亡也忽焉!天下自此多事矣!

  先生何必以大志而用乎小,舍仁义而求之于利哉?”

  因为有了前面那一番思考,陆钧文思泉涌,心头中一片清明。他手下的笔,俨然已经追不上他脑海中冒出的文字,越写越快,连旁边的常晓成似乎都感觉到了他挥毫的速度,侧目看来,见他那一管笔如同游蛇一般,丝毫不见停歇。殊不知这时候陆钧已经写到了最后,结语是:“先生行矣,其以吾言告诸秦楚,吾将拭目而望太平之有日也!”

  这一句话写完,陆钧还提着笔愣愣的看着稿纸,在他脑海中回荡的,早不是来自他自己,而是他想象中孟老夫子那铿锵有力,略显沙哑苍老的声音。他似乎就见到了孟子和宋牼道别的那个场面,他所写的,也似乎并非出自他的揣摩,而是孟子亲口传授,是他亲耳所闻。这才是真正的“代圣贤立言”,想不到竟然在府试的科场之上,让他彻底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