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考场奇思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略到了其中的妙义!

  陆钧的手一抖,笔“啪”一声掉了下来。他急忙俯身去捡,这一下子整排桌椅又是一阵乱响,传来了另一侧士子不满的声音。陆钧捡起笔,在草纸上蹭掉上面的灰石,将方才的文章又看了一遍,这一回,他只觉整篇文章浑然天成,想改竟然也无从改起!

  陆钧欣慰的将草纸展平,小心放到一边,刚才写的时候他的头脑已经自动屏蔽了四周所有的声音,这会儿一下子回到了现实,整个科场里抱怨声,哀叹声,磨墨声,还有推敲字句时反反复复的嘟囔声此起彼伏,从四面八方传来。虽然府考的秩序严格,大家都不敢太过吵闹,但这些细小的声音在坐满了四五百人的考棚中不断回荡,撩拨着他紧绷了半天之后“砰”一声松下来的脑海里的那根弦。

  幸好,这时巡场的官员似乎也觉得场内的有些嘈杂,警告了几个闹出动静的士子,其余的人一下子安静了。陆钧方才得以集中精力,思考起第一题来。“好学近乎知”嘛,他做过破题,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因为,穿越以后,学习好像又成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学”和“知”之间的关系,也是他经常琢磨的一个问题。须知,这个“知”可不是知道的知,而是智慧的“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爱好学习,就近乎有智慧了。孔子老先生和孟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孔子所说的话,总是语调温和,用词谨慎,四平八稳,譬如这一句,他只是说好学“近乎”知,也就是说好学自然还不能算是有智慧,但是离有智慧的境界已经不远。这其中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就说他这一路学习制义的历程吧,若是要论基础,原身的水平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至于资质,他自认他头脑虽然不差,但也绝对不属于天才一类,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坐在这府试的考棚里,挥笔写就方才那一篇他一年前读都读不懂的八股文,如果从前有人告诉他这一切会发生在他的身上,他根本就不会相信。

  可是,只有他知道为什么他能有如此快的进步,为了朔望考,他拼命学习四经,为了能去蒙兴读书,他反复钻研制艺,那一卷卷书他都翻遍了翻烂了,和常晓成、李尚源,还有陆锦、陆钟不知道多少次互相改文改的忘了时间,按孔子的说法,人,生而知之最好,学而知之次之。陆钧觉得,他或许只是一个“学而知之”的人,但说起好学,社学的孩子里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陆钧微微抬头往考棚外看去,此时天色已经十分明亮,应该不早了。陆钧昨夜翻来覆去折腾了几乎一个晚上,最多也只睡了一两个时辰,方才写那篇文章又消耗了他不少的精力,他估计这回考官也不会认识他,更不会对他有什么特别的关注,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