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芯片与合金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技术标准不高,甚至很多三线电子厂都能搞得定,所以真要供应的话,再多的量都能给保证了。

  但是作为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又是电子相关的专业,虽然这么多年很少再接触技术研究,但老王也清楚,电子管迟早要被淘汰掉,甚至晶体管在国外都要被淘汰了。

  集成电路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此时国内外电子领域已经达成的共识,只是国内限于产业和技术落后,还没办法迅速升级。

  事实上,国内对程刚重视程度如此之高,和他有办法搞到大量的进口芯片,自然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一次交易时的那数千枚Intel8086也就罢了,这种商业化的集成电路芯片,获取难度和成本虽然较大,但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搞得到,何况对这方面,国内的需求暂时没有那么高。

  所以这些芯片虽然技术新颖,价格高昂,但也不过是双方合作的开胃菜。

  其中小部分被送到各研究所,内部密集的集成电路成功地引发了众人的惊叹,但同时也不得不叹息国内技术的落后。

  还有一些则封存了起来,因为暂时没有配套的产业可以利用。这并不是说大家不努力,事实上确认芯片无误之后,研发团队就已经立项了,现在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

  但是很多东西,在国外可能就是下个订单就能解决的,换在国内,就只能慢慢努力以实现零的突破。

  好在第二次合作程刚又带来了不少芯片,其中就有一些微型计算机中的核心配套部件,才让进度得以不至于太落后。

  那么话说回来,既然程刚明明带来了这么多集成芯片,可为何还要采购那些技术落后好几代的电子管呢。

  众所周知,除了在电磁脉冲(核弹爆炸时会产生的副产物)下的强大生存能力之外,电子管相比于后一代的晶体管和再后一代的集成电路,基本找不出什么优点。

  就连军队中的“八一式15瓦短波电台”,也逐渐由使用电子管的老款,俗称大八一,升级成了使用晶体管技术的新款,也就是小八一。

  所以老王才会说,对方莫不是想要打核战,否则没事搞那些电子管干嘛。

  相比于脾气稍有些暴躁的搭档,老赵就淡定了不少,他手上拿着的是程刚这次送来的物资清单。

  本科时老赵就是学的冶金,后来的工作也一直在和金属材料打交道,毕业后在冶金部的工作且不谈,哪怕到了三线厂,他也主导了好几次工厂的技术革新。

  集成电路方面的内容他不是很清楚,但是对清单里的那些合金他可是样样门清,或许具体标号没有听说过,但光看上面的性能指标,就足够他流口水了。

  再看看列表里,每种合金后面的数量和单位,这位自认算是见多识广的老技术员,也忍不住咋舌,这给得实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