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掘世家的根,纯粹的孔颖达_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仅只需要人,还需要场地,需要教材。

  不过这些问题倒是不大。

  以少府目前的资本,直接就可以买地建楼。

  有着钢筋水泥,外加工程队,建设起来并不会太过花时间。

  毕竟如今的学校也不需要像后世那么复杂,一栋两三层的楼,十几个房间就可以作为一个学堂,建造起来自然就要容易很多。

  哪怕是教材问题。

  也很好解决。

  签到之中,什么都有。

  启蒙读物自然也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最好的启蒙读书。

  这三本作为华夏最为传统启蒙教材,在古代经典当中,更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其中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两宋以后,这三本就已经成为了华夏启蒙读物。

  如今拿出来自然可以。

  虽说百家姓拿出来也许有点问题,可三字经和千字文问题却并不大。

  再加上有着纸张的生产,教科书自然不会是什么问题。

  而且李明可没有忘了,还有四大发明之中的另外一样。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在历史上直到北宋庆历间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在这个连雕版印刷都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活字印刷的存在甚至足以让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只是这一刻并没有人知道。

  少府之中。

  在李明的指挥之下,第一个活字印刷的活字逐渐成型。

  相比于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泥活字不一样,这一次李明直接跳到了铅活字。

  几天的时间,以少府顶级的工匠水平,这一点并不会太过困难。

  雕刻最难的问题在于反雕,可华夏的工匠别说反雕了,就算是在大米之上雕刻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三天左右,五百个常用汉字就已经弄出来了。

  接下来只需要补充汉字就行。

  而活字印刷也随即开始了。

  一个个的汉字被找出。

  随后开始了拼凑。

  李明首先印刷的就是三字经,和千字文。

  三字经自然是更改后的,毕竟这玩意要是不改,便宜老爹就得找他算账了。

  油墨被沾上,按下,上好的竹纸之上开始有着一行行的文字呈现了出来。

  三字经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第一次印刷的时间差不多用了大半天时间。

  当第二次印刷开始,却仅仅只需几分钟就够了。

  在这一种高效之下,仅仅在当天,三字经印刷出的数量就超过了数十本,第二天更是直接到达几百本之多,一连印刷了三天,三字经的数量就超过千本。

  随后千字文。

  很快,一本本的书籍都被印刷了出来。

  随后开始装订。

  如今线装书还没有出现,李明自然不用多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