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四章 技术发展的悖论_科技巨头从人生模拟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颗颗射向材料的子弹,不间断地撞击这材料内的金属原子,打碎原子化学键,迫使原子离开其本来的位置,在材料表面留下一个个的坑洞。

  而这样的坑洞积累起来,就变成了宏观维度的损伤空洞。

  另一方面,原子位置改变还会不断向材料表面积累,这样不断从中心向表面转移的过程,就会导致材料鼓包,对材料的正常服役寿面是致命的。

  而高通量氘氚等离子体轰击的问题成因则更加复杂,涉及到中子和锂的循环反应、循环聚变问题,影响聚变反应连续性、给第一壁材料带来超高压强,影响聚变安全性。

  这一个个的问题叠加在一起,让聚变反应的实现难度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可控核聚变,材料问题也是必须要跨过的难关。

  仅仅经过一次模拟,就可以把这道难关跨过吗?

  叶舟有点怀疑,但转念一想,除了第一壁材料以外,可控核聚变还要面临诸如等离子体约束、氦灰损耗、氚的自持、中子辐射、能量导出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么看起来,一次模拟解决一个,也变得合理许多了。

  不过,现在的他倒并不打算继续进行“小太阳”相关的模拟,因为现在国内的技术水平连脉冲激光技术都还吃不透,如果硬上新材料的话,只会导致技术发展出现断层,反而对快速实现可控核聚变不利。

  于是,他退出了小太阳的模拟界面,转而进入了“生命之谜”的剧情模拟界面。

  而这一次,生命之谜的二阶段模拟标题甚至比“小太阳”还要露骨。

  “免疫重建”。

  叶舟并不了解这项技术的细节,但是他隐约记得,有一个曾经非常出名的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CAR-T疗法曾经在小鼠实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最近几年也没有听到新的动静,大概也是进入了技术瓶颈。

  而模拟器提供的免疫重建技术,很可能会打破这样的瓶颈。

  那么,在这项技术实现之后,无论是对肿瘤治疗、还是现存的免疫缺陷类疾病的治疗,都会的带来巨大的帮助。

  这是不是意味着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呢?或者说,进一步发展的话,有没有可能开发出针对病毒性疾病的光谱免疫疗法,通过一针疫苗免疫所有病毒呢?

  叶舟摇了摇头,没有继续想下去。

  这个问题,恐怕还是得更专业的医学、生物学领域专家来评估,在对这个领域有初步了解之前,他不打算开启这次的模拟。

  所以,留给他的选择其实就一个,那就是之前早就看过的基于AES系统的感知重建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的原理是将各项感知信号,比如光信号、声信号和压力信号直接转化为电信号,刺激相应的神经模块,从而建立起一套“虚假的”感知系统。

  理论上来说,这套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