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3章 后续影响_混在三国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得炎黄后裔、华夏血脉不值钱了,被白白拉低了诸多高贵?

  总而言之,不可能那么轻易就让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也跟汉人攀了亲,成为与汉人同宗同祖同血脉的存在。

  考虑了三日,第四日刘宇才下旨往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部,言此需查阅上古史记典籍,寻找佐证,方知是否属实。却又私下明言,鉴于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不会汉话、不懂汉字、不识汉礼,恐怕最终的可能性极小。

  也就是明确告知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没有合理的佐证,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便不可能与中原汉人攀得上亲,蛮夷依旧是卑贱的蛮夷。

  不过,这从另一个方面,却又还给了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一个希望,那就是若他们也会说汉话,懂汉字,识汉礼,还是有希望最终能与大汉攀上亲的。

  这个希望看上去很小,却也可见,足以让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趋之若鹜。

  他们从内心深处渴求与汉人攀上亲,最好与汉人行同一家。

  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为什么会如此,主要便是大汉先不到半个月灭高句丽,又强势闪击鲜卑诸部,两个月左右灭鲜卑,所带来的超强震撼与威慑。

  东北部方面,当初高句丽对于大汉而言,实力弱小不值一提,可相对于夫余、沃沮、挹篓等与高句丽毗邻的势力而言,却是强大的存在,夫余时常被高句丽蚕食击败,沃沮、挹篓等更是常年被高句丽欺压,其中沃沮被逼得整个部族不得不向高句丽王称臣,年年向高句丽纳贡,供奉之重几乎让沃沮承受不住,可就是这样,沃沮也没有实力反抗高句丽。

  在没有大汉干预的情况下,高句丽就是东北部方圆一两千里的一个小霸。

  可就是这样一个夫余、沃沮、挹篓等视为小霸的‘强大’存在,却被大汉轻而易举攻灭了。

  如果说这还只是让夫余、沃沮、挹篓等感觉到震撼。

  那么三十四万汉军精锐闪击鲜卑诸部,短短两个月左右时间便生生将东西横贯五千多里,南北横贯三千多里的广袤鲜卑大草原来回打了个上下左右四方对穿,各部加在一起不下三十万鲜卑骑兵几无抵抗之力灰飞烟灭,数百近千大小部落,百万鲜卑人全部被汉军一网俘虏。

  此事给夫余、沃沮、挹篓,以及坚昆、丁零带来的就绝对不止是震撼与威慑,而是寒彻骨髓的恐惧,犹如猛虎贴身,感觉自己随时葬身虎口。

  夫余、沃沮、挹篓南接大汉松原、吉林两郡,东接大海,西接已经被大汉灭亡的匈奴,北则是北极圈寒极之地。除了大汉这头猛虎,夫余、沃沮、挹篓等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其他任何势力。

  丁零生活在贝加尔湖周边一带,北也是寒极之地,当代人类无法生存,除了已经被大汉灭亡的鲜卑,丁零唯一的接触便是坚昆,而坚昆比丁零还弱小。

  坚昆的情况跟丁零差不多,往北也是当代人类无法生产的北极圈寒极之地,往西南唯一有讯息传来的是西域,只是西域依旧是大汉的势力范围,面对大汉,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完全是无助的,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己随时可能被大汉轻轻就撕碎了。

  这样的情形,这样的恐惧心理下,你让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怎么不趋之若鹜的想要跟大汉攀上亲,到时候,大家都是同祖、同宗、同血脉的‘亲戚’,再加上诚心臣服,你大汉怎么也不好意思再打我们的主意了吧。

  也只有到了那时,坚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篓等立于大汉虎威之下,才能有一些安全感,而不尽是恐惧。

  ……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