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执政十七年,天灾十七年,焉能都怪他?_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心中最后的怨气彻底消散!

  李世民也沉默了,原本他是想看大明笑话的,再出声嘲讽一下朱棣,但看到崇祯的悲壮,他吊死的凄惨,李二没有出声!

  出声那是对崇祯的不尊重!

  光是最后一句,崇祯值得他的尊重!

  高阳声音继续响起,声音不大,却响彻万朝,传遍万朝所有观看投影中的耳朵中!

  他要告知所有人明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仅仅是土地兼并,宦官乱政,还有一些天灾!

  天不佑大明!

  天不佑他崇祯!

  他也是明朝灭亡很重要的因素!

  “大明的灭亡,岂能以崇祯一人为昏君,一人之过而盖棺定论?”

  “他为盛世明君,但生不逢时,治理乱世,在位十七年,的确做了一些糊涂的决定,杀袁崇焕等事固然有错,但岂能只看过,而不看功?”

  “他在位,六下罪己诏!他大力整治!但只能说,群臣不帮他,接手一个烂摊子之后,老天也不帮他,甚至落井下石!”

  高阳低沉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悲壮。

  “大明崇祯继位的时候,整个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小冰河时期,天气极端,冬天极度寒冷,夏天却又大旱!”

  “崇祯九年,在冬季到来时,整个国家处于极度的严寒,就连最南端往年暖和的地方都遭遇到了暴雪的侵袭!”

  《明史·五行志》中记载:“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

  “崇祯十一年,随着旱涝灾害的开始,各地人口急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灾民越来越多,在这种流亡的路上,随之爆发的是瘟疫!”

  所有皇帝都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明末的天气灾害竟然到了这种严重的地步。

  李世民的面色严肃起来,大唐也有过几次蝗灾,他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

  投影上出现了饿殍遍野的炼狱场景,但这也不算完。

  《备陈大饥疏》中记载,其中“九月间,民争采山蓬草食。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不死。剥树皮而食,杂他树皮以为食,可稍缓死。”

  李世民唏嘘的道:“百姓还是有办法的,只是……这太惨了!但都是为了活着啊!”

  朱棣也是心神震动,“朕后代子民竟以这些为食?”

  朱棣看到这一幕心里很不好受。

  “但灾难并没有怜悯崇祯,怜悯大明,他还在继续。”

  “崇祯十三年,旱涝灾害,蝗灾持续,于是……在求生的本能中,最丑陋的一面出现了!”

  《阅世编》中记载:“炊人骨以薪,煮人肉为食,始知前之人皆所食。”

  “而以人为吃食的话,就又会爆发瘟疫,崇祯十六年,全国瘟疫爆发,根据记载最少有五百万人死于瘟疫,越来越多为了活着的人选择了起义。”

  “而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外族牧场缩减,他们只能进攻大明,争夺资源。”

  “彼时,内忧外患之下,大明焉能不灭?!”

  “这便是崇祯在位的小冰河时期,他从崇祯上位左右开始爆发,持续了整整十七年!”

  “说来好笑,当明朝覆灭的几年后,极端天气便消失了,仿佛,老天就是针对崇祯,针对他统治的大明王朝!”

  极端天气的画面逐渐的定格下来。

  高阳不禁悲愤反问道:“内有历代皇帝留下的烂摊子,朝堂中有党派之争,宦官争权,外有金人环饲,还有极端天气笼罩的十七年,崇祯皇帝固然有错,但怎能将大明灭亡的过错全推到他的头上?”

  “如此环境,换作秦皇汉武,又能如何?!”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