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一进贾府_红楼之贾府旁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贾凝的屋宅中只有几个奴仆,和她母亲薜芸,小家小业,也没有请安这个规矩了,不过还是要去知会母亲一声。

  贾凝的书房在整个二进小院的居中的位置,旁边便是他的屋舍,他也一直没有住进他父亲的正屋,而她母亲也只是住在他父亲旁边。

  路程很短,脚底下踩些许些石砖,踩着这些石砖可以一路走到正堂,走到半路,正好碰见母亲也在那边,贾凝微微一笑。

  母亲没有看见他,但是他旁边的丫鬟看见了贾凝。

  还没等贾凝给母亲说声,旁边的丫鬟便给弯腰种花的母亲说道:“夫人,凝哥来啦”。

  母亲把手里的花,随手一放,转过头来,看向她儿子,笑盈盈的说道:“要上学去了吧,中午早点回来,今天又要收帐啦,中午娘给你买肉吃”。

  贾凝看着她母亲薜芸,嘴角一撇,说道:“肉这么贵,买点青菜就行啦,咱家那十几亩地才能收多少帐呐”。

  还没等贾凝说完,母亲便说道:“你父亲就你这么一个独苗,每天还要读书,不吃点好的身体怎么受的了啊,娘少吃两顿不就补回来了”。

  贾凝边走边说,“要吃那也要咱一块吃”。说完边又喊了一句“上学去了娘!”

  薜芸可不听贾凝的,买来的肉薜芸可不会吃,上个礼拜刚吃了肉,哪能一个礼拜一顿肉呢。

  出了自家的小院,走了几步便到了宁荣大街路边上,贾凝挺直了腰,因为以前的贾凝有些驼背,不过在古代驼背可以说很正常了,就算是皇帝也有不少呢。

  贾凝来到了荣国府旁,绕过那两头高两米的石狮子,从贾府的偏门走了进去,至少正门,一般只有重大的节日或者是事情才会打开,一般连贾政都不会走正门的。

  贾凝一眼望去,那宽阔的小路正直通族学的屋舍,这条几米宽的小路上全部铺着青色的砖块,旁边种的都是一些昂贵的树木,再看一眼,这条路,竟有1千米之长,荣国府之大,着实震惊了贾凝,但是他并未表现出来。

  贾凝一步一步的走着,走了许久终于到了族学中,现在的时间不过是早上的7点钟,族学中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其中有贾代儒,贾兰,还有几个和贾凝一样的贾府旁支。而贾代儒就是族学中的讲师。

  贾凝推开了门,给贾代儒行了礼,就来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和贾兰他们一起读起了书,不过他读的是《论语》,贾兰等人不过才刚读书,才读三字经,不过贾代儒之孙贾瑞也是读到了《论语》,贾瑞其人也算是贾凝之弟吧。

  贾凝融合了以前的记忆,所以读起古代的书也毫不费劲,甚至对书的本意比以前理解的还深,至于毛笔字,贾凝更是比之前提升了一个档次,比如从入门,升到了精通,不过是比喻罢了,书法当然没有等级这一说。

  在古代,尤其是本朝,读书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贾凝从以前的记忆中了解了许多,总之如果要说读书的地位有多高,只有这句话能表达出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贾凝的心里清楚的记着这句话,在这个世界想要出人头地,只能读书。

  想到这里贾凝不再想了,拿起了书桌上的书,读了起来。

  《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