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章 第44章_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块钱,还是心疼的。

  七八年的下放经历,让徐老这个过去对金钱没感觉的人也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好好,我这就去。”

  徐老出门发消息去了,孙老也没闲着,发电报贵,只能捡重要的说,剩下的事就只能写信了。

  她找出信纸给林若云写信分析,因为这次高考如此仓促迫切,所以她预估会是各地自行出题,考试时间可能都不一致,所以她叮嘱林若云要留意当地的报纸、广播新闻、教育局的通告,看看省里有没有出考纲。

  她还给林若云分析了一下文理科的优劣,梳理了目前各省比较好的学校和优势专业以便她填写志愿。当然她还是建议林若云考到京市来。

  写完后,她暂时放下了,等老伴回来看看要不要再添点什么。

  当林若云看到电报上的消息后,高兴得都快昏过去了!

  但她强行忍住亢奋,不敢表现出来。

  因为报纸上还没登这个消息,她要是现在说出来,只怕会给徐老孙老带去麻烦。

  正好如今稻子也收完了,她有时间复习了。

  陈爱学周六回来时,她把这个消息悄悄地告诉了他,叮嘱他也开始看书。光嘴上答应可不行,徐老之前寄给她的卷子,都是铅笔答题,把答案擦了让他再来做,就能检查出他的学习进度。

  林若云其实也想告诉一起插队的知青们,毕竟大家都是知青,都盼望着回城,如今有这么个机会,彼此间也没什么仇怨,自然是要知会一下的。

  但顾忌徐老他们,她不敢明说,但是她开始当着他们的面看书。

  “林若云,都下乡了,你怎么还看书?难道看书能多收几斤粮食不成?”

  林若云也不恼,笑嘻嘻的回道:“我看看书,学习学习写文章,多两篇上报拿了稿费,可不就是多了几斤粮食几斤肉?”

  哎呦喂,好像还真是这样的。

  于是,一些有上进心的知青也开始看起书写起稿子来了,至于那种认定是白费功夫舍不得邮费的人,林若云也不劝,有道是好言不劝该死鬼。

  林若云拿不定注意的是该不该给林家人说这个事。

  林家人是血亲,可他们要追问起缘由来该怎么说呢?

  想了想,她还是写了封信,让大姐多关注小弟的学习、多去和学校老师交流、看看教委有没有新通知。

  关注得多,总能得到点消息的。

  其实这事还不真用她操心,泉城本就离京市近,消息更灵通也传得快,从八月中就开始有人传要恢复高考了,传得林若绣都知道了。

  她心里又高兴又恐慌,她马上就要生孩子了,今年要是真恢复高考的话,那她还参加得了?

  郑强跟她说,如果今年真恢复了,他不参加考试,在家伺候他们娘几个,等明年再参加。

  这话让林若绣很是感动,待他越发柔情似水。

  林若锦也有些激动,非常想参加,不过她比较担心自己年龄大了还能不能考试?加上两个孩子年纪不大正是需要她的时候,她挺纠结的,复习也不能全心投入。

  相比起姐姐们们,独自一人的林振兴就没家庭负担了,本来可以好好准备的,可惜他志不在此,只惦记着和钱小羽去乡下插队,过上那中我耕田来你织布的生活。

  不过钱小羽倒是跃跃欲试。

  考大学啊,那是再好不过的出路了,上大学多光荣啊,不用交钱,住宿舍吃食堂,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她不用再接住在姑姑家了。

  最关键的是毕业就是国家干部,能端铁饭碗了!

  有这么多的好处激励着她,钱小羽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哪怕还没恢复高考的通知还没正式公布,她就准备起来了。

  如今各大书店也没教辅资料,她就自己跑到废品站去找,好不容易找到一本,可惜没钱买,她咬咬牙去理发店把黑长的辫子卖掉换了钱,再把书买下。

  她必须现在就买下来,如果等高考消息恢复登报了,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废品站淘资料的,到时候它坐地涨价,她绝对买不起。

  有了资料后,她如饥似渴的学习,期盼能把上面的东西都刻入脑子里。

  而掌握的东西越多,她对考上大学的信心逐渐增加,也越发期盼高考的到来。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