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5章西域三十六国_我的眼睛能鉴定万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四百八十,人口三千三百六十,军队仅五百人。

  如此巨大的人口和军事力量差距,姑墨国怎么可能成为精绝古国的附庸?”叶君分析道。

  在古代,人多是衡量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姑墨国的人口规模虽然无法和中原的城市相比,但在西域诸国中绝对不可小觑。

  另外,两个古国其实没有太多交集的,它们相距很远,几乎是隔着一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叶君侃侃而谈。

  要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可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呀!

  观众们听了,大呼上当,现在一些电视剧改编,根本不考虑是否符合历史事实,简直就是乱来。

  秦峰也有点尴尬,他也错以为姑墨国和精绝古国的关系。

  而且,没想到精绝古国那么弱鸡,人口才三四千,军队五百人。

  这么小的国家,不是闹着玩吗?

  卧槽!我村子都比精绝古国大。”

  哈哈!估计很多人傻眼了。一部电视剧捧红了精绝古国,都以为有多牛逼,谁知道,人口才三千多。”

  咳咳!也不能这么说,西域三十六国,很多都是小城邦,根本算不上什么国家。”

  是呀!西域三十六国,最强大的应该是乌孙,但人口也才十多二十万,比不上中国古代的一座大城市。”

  陆秋白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他瞥了一眼:说了点啥?”

  叶君这次没有告诉大家,而是说道:还是等考古专家来吧!它记载的内容有点敏感。”

  越是这样,大家越发好奇。

  观众们都心痒难耐,对叶君有点无语。

  这那我…褚英反而为难起来。

  竹简好像也是宝贝,按照叶君的意思,是要上交国家?

  叶君明白她的意思,笑道:别担心,我相信有关部门会给予一定补偿的。其实,这种东西,除了上面的信息比较重要,有研究价值,卖不到什么钱的。”

  大家也知道,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

  简牍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纸张发明之前书写典籍、文书等文字载体的主要材料,是我国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它几乎与甲骨文、金文同时出现,春秋到东汉末年是简牍最盛行的时期,纸张发明后,竹木简牍又与纸张并行数百年,直至东晋末年恒玄下令,简牍制度方告结束。

  虽然收藏界也有人专门收藏竹简,但终究是冷门,所以价格也低。

  见叶君这么说,褚英释然了。

  既然不怎么值钱,那就无所谓。

  很快,节目组的王导接到上头的电话,是冲着那些竹简来的。

  看这个节目的人有点多,所以传播也很快,自然很快就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毕竟叶君都那么说了。

  尤其是对那些研究西域文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无异于碰到了稀世之宝。

  几个小时后,贺老他们赶到,接收了那批竹简。

  正如叶君所说,他们没有抢夺,而是跟褚英商量,补偿了两万元。跟网络上传闻的五百奖金和一面锦旗不同。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