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二章 小市场_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流水线不停,采取三班制,一天可以生产出十六七辆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减去节假日,停电等意外,最低也有三百天的工作时间。

  五万辆可以保证。

  握草!想不到自己凭记忆搬运的这条生产线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这确实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

  他以为这条线一年能整出2万台就不错了,没想到事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现在也算是万事俱备,就差生产许可了。

  四点多钟,所有企业的早班工人下班了。

  压力锅,拉杆箱,加上农用车厂的员工,六七百人的规模也算浩浩荡荡了。

  黄岭村这一片工厂门前的道边仿佛一个小集市,每到工人下班,这里就会聚集不少从其他村子过来卖东西的家庭妇女,有卖蔬菜的卖鸡鸭鹅蛋的,还有卖小吃的。

  这些卖土特产的都是外村来了,有的甚至是从二三十里外来的,基本都不是凤窝堡村人。

  这些土特产主要是被那些有家庭的员工购买了。

  有家庭的员工基本都是两口子在这里租房住,有些家庭还带着孩子。

  这些人当然不会像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奶幌子那样,随便买些现成的填饱肚子就四下里疯。

  买那些现成的小吃虽然方便,但要多花很多钱,这对有家庭的人来说是不合算的。

  他们都是自己买一些便宜的土特产自己回家做饭吃。

  其中一大部分女光棍们也会买些蔬菜什么的回去自己做。

  但男光棍们就没这耐性了,大部分都是包子饺子馅饼什么逮着什么吃什么。

  那些卖小吃的就指着这些奶幌子活着呢。

  每到下班时,工厂门前聚集了这么多的商贩,这也有点儿碍事。

  崔婶是卖小吃的这些人里干的时间最长的人,已经在江宇借给她的小屋里干了三四个月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月,但是她的小吃部已经发展到有三个人的规模了。

  她从崔家村又雇来两个家庭妇女帮工。

  现在小吃部经营的东西已经从包子油饼炒饭,发展出了面条和油条菜汤。

  如果要求不高,还能拍个黄瓜,炒个小菜什么的。

  屋子里没有地方,她就在小屋的左右个支起了一个棚子,棚子下放两张桌子,这些员工就在棚子下弄点什么对付一番。

  小吃部的生意还是非常红火的,每天的流水都能有个二百多块钱。

  江宇有时候不愿意往家走的时候,就在这里对付一口,崔婶的手擀面比较对他的胃口。

  今天江宇又来到了崔婶的小吃部,不过不是来吃面,只是来看看。

  “江总来了!等会儿我給你做面条!”

  “崔婶!今儿我不在这吃了,得回家吃了,我母亲说我要是再不回家吃饭,就把我轰出来了。”

  “哈哈哈!那我就不留你了。”

  这小屋夏天的时候可以在外面搭棚子,但是冬天就不行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