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立协会_南海一家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服他们加入。”李立笙娓娓道来,他所想象的行业联谊,就该是共同建立行业的乌托邦。

  “现在电脑技术开始迅速发展,市面上开始有不少电脑和打印设备,咱们买几台回来,把这个协会建立的意义和规模写成文件,印成单张,给不同的企业进行派发。但是不能由我们完全出面,应该找一找上级部门,比如质监局或者商务局,他们应该有这部分的企业名单,由他们出面去牵头或者宣传这个组织,会比我们更有说服力和执行价值。你想想,同行如敌国,别说去人家公司,你一报名字,你连人门口都进不去。加上现在那么多人认识我们,也知道我们的立场,他们不会轻易认同我们说的。所以,你应该先去找商务局领导谈谈,有了组织的建立,我们也能统一让大家更了解检测中心的作用,更加重视。”

  徐瑶清晰的知道,滨城刀具行业人们的想法,他们多少都有些难以接受同行交流,有点自建壁垒的意思,所以这些年滨城的刀具行业都是停留在相互抄袭爆款、借鉴再借鉴,把一些好产品越做越烂,长期以往下去,大家都会丢掉这个庞大的市场和口碑。

  “你说的很对,但是这些年商务局很少提出这部分的动议,毕竟他们专注于拓展外贸与滨城这些出口贸易上,很少了解国内的动态和增强行业的凝聚力。所以要他们重视起来,还得费一番功夫。建立行业协会,像省城的茶叶城,也有茶商协会,都是可以互相抱团发展的。而我们这个制造冷冰冰工具的行业,的确很需要一起抱团取取暖了。”

  李立笙想要证明自己的质量和技术过关,他已经做到了第一步,但是要促进整个行业的提升,只能从更高层面去入手,如果协会建立,对他们子木刀具的品牌也能有所推广和裨益。更大层面去提倡企业到这里进行刀具检测,形成硬性的规定,推出合格检测证明报告,对内贸和出口产品无疑都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让消费者用得放心。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规模化影响着滨城每一个刀具企业,也是未来的必经之路,他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

  “这样,我爸认识商务局的一个副局长,我让他带你去登门拜访一下,在这之前,我们先做好这个五金刀剪协会的章程和内容,总得有个方案给人看到才好谈嘛,你说对吧?”

  徐瑶印象中,徐涛曾经经常跟这些局领导打交道,引荐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既然这样,我们就着手去做吧,现在检测中心的文件和日常流程都总算梳理完了,投入第一批检测也完成了,就等往后的宣传做多一些,让大家根据质监局的要求,每出一批新品都要来做抽样检测报告,做洛氏硬度测试和角度测试,安全跌落、成分检测分析等测试内容。”

  “还以为做完了这个挂牌和基地落户能好好休息一下,这下可好了,又给自己找活儿了,我就嘴欠。”徐瑶苦笑一声,忽而嗔怪了一下。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