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三章 辣白菜上架及与二位大厨论茶_悠然农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的原生大红袍。有明显的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九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不愧是武夷茶王。可惜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

  陈传忠说起这个,脸上现出悠悠神往之意。

  “你不错了,还有人送你十克,我可是从来只闻其名,无缘得见啊。”刘森江羡慕地说道。

  “喝大红袍就不能用这玻璃杯了,最好是紫砂壶,用功夫茶的方式冲泡,才能泡出它的真味。”陈传忠继续聊道。

  “大红袍?我在茶店还经常看到呢。”李悠然奇怪地问。

  “市面上的,都不是真正的原生大红袍,而且非常杂乱。”刘森江摇摇头。

  “老刘说得对。真正的原生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四株,它们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润,不用施肥,而生长茂盛。人们于每年五耳架起云梯采摘,产量极少,大约只有一斤多。听说最近几年为了保护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已经停止了古树的茶叶采摘。”陈传忠解释道。…,

  一斤多,乖乖,那可不是一般人无法见到了。李悠然心中惊叹,对这种名茶的兴趣大增。

  “后来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从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来进行扦插无性繁育,成功后又返回武夷山地区批量栽种,现在市面上那些大红袍就是这些茶树产的,算是第二代、三代了。不过和母本的差别还是不小,缺少岩韵特征,最明显的是最多冲泡六、七次,就已经淡薄无味了。”刘森江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做出补充。

  二钱、三代?李悠然听到这里,心思葬始转动。

  那么说起来,当前批量种植的大红袍茶树和那峭壁上的古树从根子上来讲,还是属于同一个品种,不过一来年头儿不够,二来缺少古树那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所以产出的茶叶不如古茶树也就可以理解了。

  古茶树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自己也没有飞檐走壁的本事,不用去想。

  但是,如果把二三代的茶树移植到空间去栽种,那会是什么结果呢。会不会恢复到母本的水平?

  而且茶树这东西不像人参,对年头儿的要求似乎没有那么高吧。

  空间要是能多一个高级茶树品种,岂不是美事一桩。连两位大厨对大红袍都这么向往,滋味应该差不了。

  呵呵,拥有功能这么强大的空间,要是不种点好东西简直可称为暴殄天物啊。

  想到这里,李悠然对两位大厨说,问他们能不能找找人,从武夷山茶区弄点儿正品大红袍茶树苗过来,如果能搞到二代茶树那是最好不过,实在不行晚两代也凑合。

  自己有一位老乡专门搞新品茶树种植,有特别的技术,翠锋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如果能试种大红袍茶树,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陈二人对视一眼,觉得能弄出翠锋的人,定是位种茶高手,如果依小李老板所讲,也是一桩很有意义的事情,至少自己的口福有望。然后都蹙起眉头回想自己的关系。

  想了一阵子,似乎没有什么头绪,只能说回头再去打听打听。

  李悠然笑着说这事情不用着急,慢慢来。当前还是享用翠锋为好。

  于是,三人放下心思,又惬意地饮起茶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