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9 宫中剧变 (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富简单的统计了一下,单单这一道《宗藩条例》带来的受益,目前就已经超过了百万两。如果仔细彻查王府庄田以及挂靠免税的地主,开源节流之下国库整体赋税能增长十分之一,堪称十分的夸张。

  要是再加上最近几年修建完毕,陆续开始盈利的五大海关,景泰朝的税收可能要比正统朝提升五分之一左右。国库一旦充盈起来,那么抵御天灾人祸的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增强,大明的老百姓总算是可以过几个安稳年了。

  除了国库税收上面的好消息外,兵部在六月也是收到了定襄伯郭登的军情,禀告了天圣汗也先毒杀阿剌知院两个儿子,从而双方产生了巨大的间隙,整个蒙古汗国有分

  崩离析的可能。

  兵部大堂内,于谦、仪铭、沈忆宸三位兵部尚书齐聚,商讨着关于蒙古汗国的情报。

  本来按照惯例沈忆宸的兵部尚书是加衔,理论上是不负责处理兵部具体事务,仅为了让阁臣品阶不至于过低。但是细究起来沈忆宸数次征战草原,还完成了对漠南蒙古的开疆辟土,可以说整个兵部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蒙古汗国。

  有鉴于此,于谦特地从文渊阁把沈忆宸请到了兵部,共同商议对蒙古汗国的战略部署。

  「两位同僚,想必都已经知道定襄伯奏报的军情内容,不知你们有何看法?」

  于谦开口询问了一句,说实话他对于这种一部三尚书的局面有些无奈,战争讲究的就是一个兵贵神速,并且统帅要有着绝对的拍板权。

  结果现在三尚书同堂,沈忆宸那边还好说点,仪铭是皇帝专门用来分权的,兵部很多重大决策如今都要走一遍流程,极大的降低了行政效率。

  「也先毒杀阿剌知院两子,导致了双方离心离德,是大明最好的介入时机。本阁部建议可以想办法联系阿剌知院,鼓动策反他的部族从而让蒙古汗国分裂,只要他们陷入了内乱之中,那就是我大明将士马踏草原的最好时刻!」

  毫无疑问沈忆宸是坚定的主战派,驻扎漠南蒙古的两年时间里面,大明兵马承担了很大的蒙古骑兵压力。如果不是依托烽燧堡垒的防线,说实话是很难把占领的土地给消化,最终结果就是退回关内。

  造成这样局面的本质原因,就是骑兵数量跟质量上的劣势,阵地战沈忆宸毫不畏惧也先的蒙古铁蹄。但对方可以随时撤退骚扰,在茫茫草原上跟你玩游击战,打到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消耗战。

  早在征服兀良哈三卫的过程中,辽西走廊跟科尔沁蒙古的两战,虽然重创了敌军,但也足足有着两万大明铁骑埋骨他乡,战马损失数量更是巨大。

  前两年沈忆宸镇守辽东跟漠南蒙古期间,依托着草原优势跟兀良哈三卫的俘获,尽可能的推行马政培养战马。不过时间有限,目前仅是恢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