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上天有好生之德_明朝败家子方继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他早有心理准备,打开了奏报,扯着嗓子道:“九江府小旗刘亞夫奏曰:十月二十四子时,九江府久旱,突降骤雨!”

  骤雨……

  弘治皇帝眉狠狠的沉下。

  十月二十四日,这岂不是……前日……

  前日下了暴雨?

  细细算来,这时间……

  弘治皇帝诧异的抬眼,看了那拜在地上,战战兢兢,吓尿了的王文玉一眼。

  这时间和王文玉的预测,居然……完全吻合!

  群臣顿时哗然,人们开始议论。

  “肃静!”弘治皇帝厉声喝道。

  此时,大臣们才噤口,那严侍读,脸已拉了下来,他面上挂着的笑容,逐渐的消失。

  方继藩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固然知道,天气的预测,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可是……这并不代表,王文玉可以做到。

  因为这其中,牵涉了许多东西,对于王文玉研究的方向,方继藩也是将信将疑。

  可没想到……这个自己最亲爱的徒孙,居然……预测对了。

  萧敬扯了扯喉咙,而后道:“此雨连下一夜,大雨如倾盆,次日晨,突闻汛情,九江一段江口决堤,大水倒灌,连绵数县……”

  “……”

  弘治皇帝呆住了。

  连绵数县……

  这殿中之人,俱都明白,这突如其来的汛情,且连绵如此之广,意味着什么。

  “雨至今未停……而大水漫漫,附近诸湖,俱都倒灌………九江近半府县,已沦为泽国,洪水席卷砂石,冲毁房屋无数……”

  任何人都明白,这等汛情,所带来的破坏,是毁天灭地的。

  “幸赖陛下及时下旨,九江、南昌两府诸县,及时迁徙人口至高处,官府的储粮,亦都迁至高处囤积,此次……水患,伤亡者虽无以估计,绝大多数的军民百姓,暂时都无碍,官仓储粮,暂可供给灾民,卑下预计,受害者,不及往年汛期之万一……”

  呼……

  弘治皇帝长长舒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人命算是保住了。

  若如往年那般的遭遇这样的大水,甚至河堤决口,死伤只怕至少要十万人,不只如此,大量的人横尸遍野,大水又未退去,瘟疫会立即开始流行起来,再加上,官仓的粮食若是没有及时保护,那么……这绝对是人间地狱,而现在,只是零星的伤亡,人还活着,暂时又有粮食,可以等待朝廷下一步的救援,人心就会渐渐的安定,只要有了秩序,有了粮食,百姓们还没有彻底的绝望,哪怕是水淹了田地,冲垮了屋子,来年,照样可以重新开始。

  这一次决定,竟是拯救了成千上万人。

  弘治皇帝懵了。

  他茫然的看向左右的百官大臣们。

  而文武百官们,也一个个听着这震撼的消息,接下来……又开始哗然了起来。

  “这实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啊,若非列祖列宗保佑,不知要死多少人。”

  “上天有好生之德,何来的暴雨?”

  “若这小旗官俱实禀奏的话,此次水灾之大,只怕是历年不曾有,怕是百年也难一遇了,以往,何时一夜之间,江水就冲破河堤的……若非陛下圣明,天知道要死多少人。”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