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边对钓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钓线的底端。

  然后,他把另外一根竹子做的钓竿交给了安材,这根钓竿挂的是一个缝衣针敲弯之后做成的小巧的吊钩。安材接过来,忍不住道:“公子,这样小的钩,可钓不着什么大鱼。”

  陆钧笑了笑,道:“你听我的,就在这坐着就成了。”

  钓鱼最讲究心静,不能随便说话,否则就把鱼吓跑了。陆钧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看着对岸长势良好的农田和远处河道汇流附近一片片的果林,他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他们陆家从沂源村收上来的银子越来越少了。

  在前朝,陆家是洛陵县的名门大户,然而,在经历了朝代更迭的混乱和萧条之后,陆家早已失去了以往的荣耀,有些族人便决定到别处谋生。“树挪死,人挪活”,离开洛陵的陆家人时来运转,日益兴盛。而留下来这一支却渐渐衰落下来。

  祖上的产业传到陆钧的爷爷陆垠这一代,剩下了沂源村的三四百亩地,两处果园,还有洛陵县的一间绸缎铺子。听上去似乎家财颇丰,却因为陆垠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孙辈们都已经长大,家里人口众多,从去年开始,已经是入不敷出。

  陆钧记得,陆家的地都是上等田地,他询问过来院子里帮工烧火做饭的村妇,每亩的收成好的时候能达到两、三石,也就是二三百升。这个朝代对于农民的税收并不是特别严苛,律例规定,官田亩税五升三合,民田减二升,为三升三合。陆家的地都是他们私人所有,自然算民田。二三百升的粮食官府只收三升多,剩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两石大米可以卖一两银子,别的作物有的贵些,有的贱些,但总体上一亩地的收成至少要有一两白银。

  若如此,一年只这些地,他们就应该有三百两银子入账。而实际上一切陆钧都是按最少计算,真正的收入应该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还有果园,他虽然没有去过,但却听人说他们家的果树一直很能结果。然而,家中总是议论这些年来果园没有任何盈利,陆钧的爷爷陆垠甚至产生了把两个果园处理掉的念头。

  想着这些事情,陆钧就好像入定了一样。他坐在那棵近一抱粗的大柳树下,任蝉鸣蛙叫声在四周响起,柳枝轻摆,拂过他的肩头,他仍是岿然不动。而常晓成心里没事,闲的难受,不住的东张西望,隔一会儿就站起来到处走走看看。

  他自以为聪明,把钓竿插在了地上,嘱咐剩下那几人帮他盯着,而他一会儿跑到陆钧这边一趟,故作关切的询问陆钧这里有没有上鱼。

  陆钧无奈的对他道:“晓成兄,你这样走来走去,不止是我钓不到鱼,你那里的鱼也被你吓跑了。”

  谁知道,他话音刚落,常晓成的钓竿就抖动起来。

  常晓成跳起来喊道:“上了!上鱼了!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