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宁王不想借兵马_永乐之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山叠立于前,成渊望去如大明的巨人,这道山为大明关内汉家百姓做了自然防护措施。

  大明王朝用来抵御游牧民族对百姓的侵略,顺势修建明长城,再适宜修建的地方建了关口城门用来出入。

  道衍对这里挺熟悉,提到的居庸关和卢龙塞成渊也都知道,他笑道:“大师,这几处都是守兵最多的地方,可想想哪里还有可以过去的地方。”

  “有一处地方,贫僧听燕王提起过,叫刘家口关,此处是燕山的一处山间孔道,当初修长城时,在这里修了水关,河水通过,是一道拱门,水路两侧道路狭窄,很少过兵马。”

  两人远远的望了望,随后又走近去看,只见线刻双勾四个楷书大字“刘家口关”。

  “燕王殿下果然聪明,此处或许可以作为我们闯关的可用之处。”成渊仔细观察地势。

  两人到了晚上,寻了一处民宅住下,燕王给他们准备的宝钞用了不少,两人半路买了马,第二日连夜赶到大宁。

  大宁城虽然是藩王地,但是因为远离大明内地,最好的城楼不过是土与砖构造的,许多都是黄土垒成的。

  两人赶到大宁城门口时,成渊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什么城楼,分明是塞外的小城,还不如北平城的小县。

  进城的百姓中有牧民,有不少大宁当地的百姓,成渊跟着道衍在门口接受盘查。

  因为朱棣在北平府起兵,关内关外朝廷都在严查,路过的百姓都严加戒备。

  风一起,大路两边的黄土灰尘飞扬,让人忍不住想要咳嗽。

  成渊道:“大师,这宁王的封地虽然偏僻,但这里民风彪悍,恐怕得费些日子。”

  道衍转头看向成渊,问道:“小先生怕不怕。”

  成渊笑道:“大师,我成渊还不知道怕字怎么写。”

  两人接受盘查后,才被放行。

  自从朱棣起兵,各地闹得人心惶惶,朱允炆如惊弓之鸟,基本上把所有藩王都防备起来。

  此刻,宁王朱权坐在宁王府的书房中看着书,相继秦王,晋王离世后,众藩王中,燕王属一,宁王属二,湘王属三,这几个都是藩王里面的佼佼者。

  只是宁王涉猎特别广,每种东西都涉及一些,而燕王朱棣专攻兵法和权谋,因此在这个上面,朱棣当之无愧比朱权厉害。

  朱权虽然年纪轻轻,也勇猛。

  但是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心思细腻多半会优柔寡断,虽然有谋略,但是太过于墨迹,做事瞻前顾后,顾忌重重。

  做事总是考虑太深,没有朱棣做事有魄力,或者说没有朱棣带兵果断。

  近一年来,朝廷相继对周王还有齐王,代王,湘王几人出手,朱权自然知道为什么,因为这几个除了齐王外,剩下的多少都和朱棣有些关系。

  因此才最先被拉下马。

  朱权因为距离北平城不远,也被当成防控对象,不仅将他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