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七章 死去的,出生的_他改变了拜占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据?”

  巴西尔微微点头,示意乌拉诺斯继续说下去。

  而即将担任军事大臣的乌拉诺斯,一手抓军权,一手抓财权,曾经又历任东西方总督,对各个军区的毛病颇为了解,于是他不待斟酌,便直接为自己的办法陈述:“加上即将恢复的达尔马提亚与都拉齐翁两个军区,帝国军区大小四十余个。诸军区养农兵众多。大的如色雷斯,兵额一万人,小的如亚美尼亚军区,千人一座要塞。

  这些人手加起来,光地方军队数量就有十万众!十万人,其中大半却一辈子不离开驻地,于国而言,又太过贫弱。每年军饷、粮食等支出,两百万诺米斯玛不止。有这么多钱,我个人认为不如培植一万精锐。”

  乌拉诺斯的《战术》里,详细的描述有帝国军队的构成。军区的驻防军队,中央的战团。

  理想状态里,是地方驻防军遮护安靖各地,在作战时作为廉而不费的主力,而中央的的战团作为战略机动力量,随时作为压到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现实是,地方农兵越发不堪,别说保护地方,保加利亚人的军队来去如风,农兵也就出张嘴。什么廉而不费,什么安靖地方,都是浮云。

  中央战团却越发成为战略中坚,分拆到东西部补防。

  巴西尔不否认。

  色雷斯军区一万军额,这次大瘟疫中也毁得差不多了。想再恢复这么多廉价战斗力,难度不小,战斗力也非常难说。

  这一万人是巴西尔每次作战都要使用的军力,他必须找到新的战斗力为补充。

  “索菲自己开了兵甲作坊,我了解过,他出一把单手剑,成本价在3诺米斯玛,一套带袖圆领扎甲,成本约20诺米斯玛。武装一个精锐士兵,40诺米斯玛可够一人。这样推算,索菲武装一万精锐步兵,仅需要四十万诺米斯玛,再加上年薪与粮食等支出,七十万诺米斯玛足矣。

  所以,十万贫弱,不如改成三万精锐。”

  这就是乌拉诺斯的论据。不过他也耍了鸡贼,索菲那边的出库价不具备普遍性,就是乌拉诺斯拉来撑腰的。

  但还有一个极大的隐患,乌拉诺斯没有说出来,他也绝不会说出口。

  一旦从征兵制改为募兵制,那就是打开闸口,放出无数妖魔鬼怪。

  因为征兵制,权力来源于官位。譬如美索不达米亚总督,他这个职位可以征兵,只有坐到这个职位的人,才有能力发动反叛。两巴尔达斯之乱时,造反的人都是手握重兵的美索不达米亚总督。

  赋闲贵族想造反,他也找不着借口。那些兵不听他们的。

  但改成募兵制,恐怕就要重演罗马旧事,又要表演一番禁卫军继承法。将军、总督有权征募军队,这些军队向个人输送忠诚,一旦帝国出现变化,这些家伙闻风而动,带着募兵随时可以造反。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