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八章 来都来了_他改变了拜占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人一回到古代,就开始晒盐。挖开水渠,放进海水,便坐等盐成,那有些不太实际。

  单纯的晒盐法,晒出来的盐是粗盐,杂质多,品相不纯,还需要进一步的熬煮,才算是精盐。如此虽然省劲,但仍然多了熬煮步骤。索菲经过试验,便暂时放弃了这种做法,人力有时尽,在此时搞晒盐场,后续又要熬煮,不如尝试用卤水场加盐板的方法。

  两相对比,索菲发现目前后者更省钱。

  晒盐池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索菲只搞蒸发池,做出卤水后即止,转而使用盐板制盐。

  盐板就是用一块干净的木板,反复淋上卤水,放在阳光下曝晒,杂质沉在木上,而盐自然析出,这种盐品相不错,最好的是不耗费场地,在向阳山谷的人家院落晾晒即可。索菲有大量的难民家庭,只需派出使者,手持虎符,与诸村社合符证明身份,然后分发卤水即可,这些都是免费劳动力。

  索菲不害怕这些难民搞事。

  卤水场在索菲手里。索菲开掘海水,倒灌粗粗晾晒后为卤水。分发卤水,让他们晒做盐后,除了自用外,余下部分作为偿还贷款与租税被收集起来,再发卖到远方。

  由于信息交流的差异,索菲这种方法可能会慢慢散开,但至少几年内,只有索菲懂。且难民在丘陵地,有索菲专门派人管理。以农村落后闭塞的交流方式,还能有人特意逃跑到远方搞盐板?

  不存在的,码头在索菲手里。

  “我想起一个笑话。”索菲一边数着盐的数量,一边说:“许多穷人,没有办法买盐,只好把肉挂起来做风干肉。有一天,有人上战场走得急,错将风干肉当做木棒装进了行囊。上战场时,发现木棒还没风干肉硬.....”

  索菲说的是中世纪的老梗,和杀人黑面包一样广为流传。因为没有盐,穷人只能将肉挂起来风干。风干后贮藏,有可能出现一放几十年的情况。吃之前,要泡一天水,才勉强能入口。那味道和吃木屑没啥区别,追求一个能吃就行。用来敲人,那是妥妥的比木棒更结实。

  全家的女人纷纷报以鄙视的目光,这种老笑话也好意思说出口。

  两个月,索菲的新制盐法获利匪浅,前后收入六万多磅盐,价值1万多诺米斯玛。

  也许看起来不多,还不如铸币收入的五分之一,也就君士坦丁堡顶级贵妇们捐赠教堂几次的钱,但只要继续扩展开来,这门生意的上限比铸币还要高。

  “可惜,可惜。”

  索菲也有许多遗憾。

  比如,地中海气候下,冬天多雨,气温骤降,晒盐就不合适了。

  又比如,要打仗了。

  好歹也是帝国最排头的一群贵族之一,总不能继续做小小的一个乡长。

  巴西尔整理了一个秋天,已经决意出其不意的在冬季掀起进攻保加利亚人的大潮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