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章 铸币始成_他改变了拜占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里奥,一个普通的意大利老头,他正和铁匠们驴唇不对马嘴的交谈。

  还是材质的问题。

  索菲的工坊采用的是来自伯罗奔尼撒的铁料。这铁料很抱歉,还是块炼铁。没错...就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块炼铁技术。

  总体来讲,古代大约有三种冶铁技术,首先就是技术含量最低,到处都有的块炼铁技术,其次是在中亚西亚印度流行的坩埚技术,最后是中国的铸铁炒铁技术。

  这技术里,质量最好的当然是坩埚技术,乌兹钢、镔铁就是这么来的。

  块炼铁技术则是最低的,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料。日本吹上天的玉钢,就是从块炼铁的产物里,挑选出最好的钢材,这完全就是碰运气,还有更多的海绵铁,直接被遗弃。海绵铁的由来,就是他疏松多孔,无处可用。

  并非索菲要乳罗马,但罗马共和国时代的冶炼场遗址里,经常能发现大量被遗弃的废弃铁料。这些都是海绵铁,没法用的。这证明同期罗马的冶铁技术,无论是高炉大小,铁场规模,冶铁技术,都跟东方的汉朝差得确实有点远。

  洋人自己承认,他们直到16世纪,冶铁技术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进步很少。尤其是中世纪时,常常出现为了造出铁,而遗弃更多的废弃铁料的现象。用更多的原材料、更多的木头,造更少、质量更差的铁,就是当下的无奈。甚至到了明朝,葡萄牙人直接从广东进口成型铁料,运回果阿。西班牙的铸炮工坊,聘请本地的华人技师生产。

  从伯罗奔尼撒送来的铁料,数量少,质量也参差不齐。

  用它来做铸币的底版,耐磨性不足,打一段时间,错位了,变形了,怎么办?

  还有水力锻锤上安装的锤头,它是要雕刻出货币的模样的,阴刻。这样它就必须足够解释,耐磨。

  索菲需要钢,那么话题回到了源头。

  块炼铁出来的熟铁,又不是钢,它耐磨吗?

  索菲看着争执的铁匠与铸币匠们发愁了。

  要冶铁,首先需要铁矿。

  如果没有铁矿,那就得进口铁矿石。就伯罗奔尼撒那铁,索菲只要一种办法,那就是重新渗碳锻打,做成钢。但这样成本消耗又相当高。

  如果索菲有一座铁矿,自己挖开之后,立起高炉,直接从铸铁出发,各方面成本都能压缩下去,产量也能提高。

  除了高炉,还可以试试坩埚等技术。

  总之,以上都是做梦。

  巴西尔可没有给索菲铁矿的意思。

  距离索菲最近的铁矿,在今阿尔巴尼亚的吉诺卡里特。其位置在索菲时代,伊庇鲁斯最北方外的山谷里。

  无奈。

  “停下来!”

  索菲制止了工匠们的争吵。

  “你们的冶铁技术实在是太落后了,听我的,我们来尝试制作钢,明白吗,钢!”

  索菲需要钢。

  尤其是制作武器上。罗马士兵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