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节 舰炮的威力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月6日,这是中日双方和谈条约里的“四十八小时期限”的第一天,战事的紧张气氛迅速升级。环绕在碧海蓝天间的安东(丹东)是辽宁省东南部的优良港口,也是中国海岸线北端起点和鸭绿江出海口,这里拥有不输给营口、葫芦岛的地理优越条件,但却没有发展成东北或中国北方的大型港口城市,原因很简单:跟安东隔江相望的朝鲜半岛是日本人的领地,东北和日本素来关系恶劣,安东自然也是随时爆发战火的地方,因此,东北方面没有对安东进行加强建设,导致这里虽然条件优越、潜力巨大,但此时却只是一个县镇级别的普通小城,沿海地区也没有络绎不绝的船队和繁华热闹的吞吐港湾,只有一片稀稀拉拉的、破旧的渔村。

  海滩上,一群东北军士兵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地上抽烟、聊天,时不时地眺望向海上和鸭绿江对岸。这支连级小部队属于东北军第5军第107师第107旅第525团。在张学良正式下令对关东军全面开战后,辽宁省两大主力军之一第5军被派到鸭绿江沿江地区,谨防朝鲜日军跨江侵入东北腹地。这个连的东北军是分布在鸭绿江北岸中国境内的几百支东北军连级部队里的一支,也是第5军安置在最前线的上百个警戒哨之一,负责戒备日军从鸭绿江对岸攻击过来,但辽日战事爆发已有五六天,鸭绿江对岸的日军毫无动静。

  无聊中,士兵们围聚在连长身边,兴致勃勃地听连长吹嘘他参军前的各种“光荣事迹”。

  这个连的连长是一个十分年轻的青年中尉军官,长相完全可以用“英俊”二字来形容,但浑身上下却洋溢着浓重的、纨绔子弟所特有的浮夸浪荡气息,显然是个从军镀金的官二代,实际上,他的来头确实不小。这个中尉连长是东北摄政王张作相的第四个儿子,名叫张廷录,二十岁出头,号称“东北新一代四大公子哥”之一。六月初,张学良召开秘密高层会议决定在必要时对关东军开战,张作相便把张廷录送进了东北讲武堂,以此作为他坚定支持张学良抗击日本的态度。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执政东北三年来,东北军和关东军多次险些擦枪走火,最后都是张作相负责委曲求全、妥协退让解决的。张作相自然是给张学良做了受气包的角色,他对日本人的忍让也绝非畏惧日本,而是希望能为东北争取到更多的建设和发展时间,不过,张作相的良苦用心引起东北军内部少部分赞同对关东军开战的强硬派将领的不满,甚至有人讥讽张作相是“东北的李鸿章”。为证明自己绝非畏惧战争之人,张作相毅然把已经成年的第四个儿子张廷录送进了军队,但为了防止引来什么风言风语,也担心张廷录在军队里树大招风或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