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麻辣兔丁拌时蔬_二人森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棚大了很多,门两侧的两面墙可以完全地打开。

  这两面墙的墙体是用劈成片的芦苇编成的席子做的。苇席的四边钉上两指宽的竹片,再从中间竖直钉一条竹片,这两块再分别钉一个X,这样,本来不算太结实的苇席就被牢牢固定住了。

  墙体两侧和下方的竹片都打了孔,穿上绳子就可以固定在两侧的木框上,要打开墙时,解开绳子,用竹竿撑起墙面,窝棚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亮堂的大棚子。

  做陶器的那些工具全都摆在这里。这里,其实是陶器工坊。

  由于多年未用,工具上面盖着草帘子,工坊里到处是灰尘蛛网,角落里的一个捕鼠笼里还有只不知什么时候惨死的干瘪松鼠。

  打扫一番后,易弦取来两桶水,倒进墙角的两个水缸里。

  装陶土的木箱也搬进窝棚里,在一只擦净的空水缸上放上一个孔洞只比小米大一点的筛子,取出一些陶土,再次淘洗。

  这时的黏土已经由刚挖出来时的棕黑色变成了土黄色,十分细腻。

  在一个竹匾上放一块粗布,把淘好的陶土倒在上面,挤压出水分,放进一个小木桶里备用。

  何田家的大部分陶器是用模件做的。

  模件是烧制好的陶做成的,用草绳捆着堆成一堆。有用来做盘子的,也有做碗和水杯水盆的。每种模件都有好多个。

  陶锅也可以用做水盆的模件做,只要倒好模后再在盆子两侧加两个耳朵,那就是锅子了,锅盖就更简单了,把陶盘翻过来,底上粘一个手柄就行了。

  看起来很容易,但操作起来并非如此。

  比如做陶碗,模件有三块,底部一块是个倒扣的碗状,有三个足,中间有个小孔,然后是两个对称的模件,和起来像是一个从中切成两半的碗,合拢之后中间是一大一小两个圆孔,倒扣在底部模件上,要从底部的三足之间各穿一条皮绳,在顶部系紧,模件才扣越严,泥浆倒入之后,成形的碗才会完整。

  和好的泥浆也要稀稠合适,太稀了,泥浆很快全都流走了,陶坯无法成型,如果太稠了,又流不到最底部就变干了。

  工坊中有几张特别长又特别细的木板凳,是用来放做好的陶坯的。

  模件绑紧之后,在两条板凳间放上一个平平的木板,把模件摆在上面,木板中间有几道凹槽,便于多余的泥浆流出来。

  装泥浆的小木桶一侧安了一个V型的竹嘴,泥浆从这里倒出来,倒进模件上方较大的那个孔,倒的时候速度要均匀,不然会产生很多气泡,这样的陶坯一烧就会裂。

  等泥浆从模件上方的另一个小孔冒出来时,就说明模件内部的空间被填满了。这时就可以接着倒一个模件了。

  倒好的陶坯,通常等上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解开模件取出来了。

  只要陶坯完整,没有哪里缺一块,或是有大气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