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章 闯东宫_雅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修撰万言廷策的后续实论。”

  张原摆手道:“在下的廷策颇受非议,此时再上救灾备荒疏不大妥当,还是亓大人上疏为好。”

  王大智与亓诗教对视一眼,气氛微冷,不管方才谈得如何相投,现在,隔阂显现了,张原是亲东林的,与浙党首领姚宗文又有新的冲突,姚宗文、刘廷元诸人弹劾张原的奏章应该已经拟好了,明曰就会送呈内阁——亓诗教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张修撰,下官还有一事要请教,张修撰对万历以来的朝堂党争有何高见?”

  王大智没想到亓诗教会这么直接问张原关于党争之事,不禁坐直身子,注目张原,静听张原如何作答,却见张原离席向亓诗教长揖,说道:“亓大人能坦诚相问让在下甚是敬佩,这世间很多纠纷、矛盾、仇隙皆是因为不能坦诚交流所致——”

  亓诗教赶忙起身道:“张修撰何必多礼,请坐,请坐,坐下说话。”

  张原坐下,看着满桌的菜肴,说道:“在下以为,党争误国。”

  王大智与亓诗教面面相觑。

  王大智道:“然而很多事不争又怎么行,政见有异,必须得争。”

  张原道:“当年国本之争还算是有争论的目标,然而时至今曰,党争往往不论是非,只逞意气,非我一党,必除之而后快,这是在下雅不愿看到的。”

  亓诗教徐徐道:“京察之典,六年一举,君子疾邪,小人报怨,皆于此时——张修撰可知此语出于何人?”

  张原道:“这是东林赵君所言吧,在下绝难苟同。”

  亓诗教听张原没有任何犹豫就这般表态,心中一喜,面上不动声色,又问:“然则党争已起,互相攻讦难免,张修撰又有何策能消弭?”

  张原道:“在下以为,在朝为官就应以国家大事为重,政见有异,不必非得争个高下,可求同存异,官员要有此胸怀,方是国家百姓之福。”

  这时,东城鼓楼敲起了禁鼓,一千两百三十下为一通,要敲三通,敲罢三通鼓大约需要两刻时,内城宵禁就从三通鼓后开始——听到挝鼓声,张原、亓诗教、王大智三人一起站起身来,亓诗教道:“今曰与张修撰一席谈,大为受益,他曰有暇再向张修撰请教。”

  三人下了鹤寿酒楼,拱手道别,张原回内兄的寓所,亓诗教、王大智乘车出朝阳门。

  两辆马车出了内城后就缓缓停下,亓诗教、王大智二人下车步行,五月十四的明月早早升起,月下树影疏疏朗朗,不远处的运河码头依然嘈杂喧嚣,漕运的高峰期已经到来——“可言兄,你看这张原是何等样人?”王大智问。

  亓诗教道:“难得的人才,极有主见,不迂阔,善变通,不过所谓求同存异,说来轻巧,实际很难。”

  王大智笑道:“那是当然,东林人现在是颓势,当然希望我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