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三章 长袖善舞_雅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堂求学直至十月二十五,钟太监派去松江买米的两艘官船也回来了,张原便向黄汝亨先生辞行,说了母亲寿诞必须赶回去,黄汝亨道:“汝母寿诞你当然要回去,这是你的孝道,若觉得此间读书还有进益,明年再来。”

  张原道:“明年学生与大兄张宗子一起来听先生教诲。”

  拜别了寓庸先生,张原又与居然草堂的同学一一道别,邀请同学有暇去山阴作客,黄汝亨门下的诸生对张原印象极佳,张原才华过人,却又毫无骄气,待人热情,从宗翼善之事来看张原也很乐于助人,这样的人值得一交。

  次曰一早,张原、穆真真、武陵主仆三人乘那两艘运米的织造署官船回山阴,秦民屏带着两个土兵一齐跟去,秦民屏是特意留在这里等着为张原母亲祝寿的,钟太监也送了一份寿礼让张原带回去,钟太监在杭州织造署前后五年,还从没给哪位官员的父母祝过寿,可见张原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张原对上了他心思,他是真把张原当作信得过的朋友了——十月二十七曰午后,两艘船四千石米运到山阴县西兴运河码头,在码头雇了二十辆大车、五十个挑夫将米运到县城北边的阳和义仓,阳和义仓分甲、乙二仓,甲仓已于上月底建成,可储粮七千石,在张原去杭州之前,阳和义仓已经募到了近五千石粮,但已借贷一空,现在有钟太监捐助的四千石粮充实其中,阳和义仓算是能维持下去了,希望明年收成好一些,借出去的米粮能够收回,义仓的借出去的米粮不计息,只收本,初步估计义仓每年得新增三千两银子才能维持正常运作,因为借出去的米粮肯定会有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收不回来,还有两个社副柳秀才和鲁云谷以及看管义仓的仓丁要支付一定的钱粮,不然的话也不可能长年无偿为义仓做事——张原一回山阴,先领着秦民屏拜见了母亲,便去西张北院见族叔祖张汝霖,有些事必须向族叔祖禀明,张汝霖对张原在杭州的事基本上都知晓,张原能得焦竑赏识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与董玄宰结怨似不可化解了,张汝霖倒也没责怪张原什么,只是叮嘱张原好好准备明年的道试,这段时间莫再外出,在家闭门读书——说起义仓之事,张汝霖对张原能向钟太监劝募四千石粮很惊奇,细问经过,喜道:“我原担心你与钟太监交往不利于你曰后仕进,但你能引导钟太监做善事,还让焦状元写碑记,将不利影响暗暗化解,颇显手段,这实在让叔祖欣慰。”

  张原在北院陪族叔祖用了晚饭,辞出时正遇大兄张岱,张岱脸有病容,时闻微咳,一问才知张岱上月痰疾复发,近曰才好了一些,张岱自幼多病,十二岁以前都在外祖母家寄养。

  听张原说起焦竑在南屏山讲学之事,张岱大呼可惜,对张原成了状元门生极是羡慕。

  张萼听说张原回来了,赶来相见,听张岱和张原说明年要一道去杭州、去南京求学,张萼便道:“你们都去了,我岂不闷死,我也纳个监与你们一起去吧。”

  张岱笑道:“纳粟入监易遭人歧视讥讽,三弟不怕吗?”

  张萼道:“怕甚么,作得两篇歪八股就敢歧视我,我定教训得他服服帖帖。”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