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巴黎_兰波家的女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男孩似乎都有这么一个人憎狗恶的阶段,谈不上有什么“有趣”,很多时候只是贱兮兮。十一二岁的时候,阿瑟还是个虔诚的孩子,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最让妈妈头疼的孩子。

  他支持革命,认为巴黎公社可真是一个极好的政府;他蓄起了长发,还整天把头发弄成乱糟糟的样子;还开始抽烟了!至于说粗话、无缘无故的咒骂什么,更是常事。

  或许就是想以此来表示自己“长大了”?或许是他以为巴黎的时髦男青年们都是这个德性?

  想要准确定义他此时的内心想法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维塔丽能理解他,也很羡慕他——男孩才能这么整天瞎造,女孩可不行!就比如她根本不可能在16、7岁的时候这么大大咧咧的离家出走,她要是胆敢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离开家乡,就别想回来了,人们肯定会八卦她是跟什么人私奔去了,哪怕压根就没有那么一个人;她的贞操会受到质疑,而妈妈能被气死。

  阿瑟不喜欢罗什村,也不喜欢沙勒维尔,尤其是他去过巴黎了,更不会喜欢偏僻小镇的生活。他跟几个朋友混在一起,在沙勒维尔附近的小镇或是村庄走来走去。兰波太太认为他在闲逛,但又没有办法严格约束他,只能不给他钱,企图用这一招来让他投降。

  他在朋友家吃饭、过夜,高谈阔论,言语充满少年的狂妄。

  同时又写了很多散文和诗歌。他是个勤奋的作者,创作欲望强烈。

  他回到沙勒维尔后不久,巴黎传来了巴黎公社成立的消息,阿瑟跟朋友特别激动的在沙勒维尔的广场上大呼小叫“秩序被打败了!”,觉得法国有希望了!

  维塔丽也看了报纸,巴黎公社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可能先天不足,她并不看好。

  阿瑟相当天真的认为,巴黎公社大有可为!他又琢磨着要跑去巴黎。

  沙勒维尔学院在4月初开始恢复了正常的教学,但阿瑟已经不想去学校。为此,他必须去找工作,或是做出正在找工作的姿态,不然妈妈可不会轻易放过他。

  他先是在朋友主办的《阿登进步报》工作了几天,整理读者来信,本来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不幸的是,5天之后,报纸就被迫停刊了。阿瑟为此很是恼火。

  “那些愚蠢卑鄙的官僚!”他咒骂着。

  既然标明“进步报”,那么倾向就是靠近巴黎公社的,那是远在巴黎发生的事情,下面的政府官员肯定不喜欢。巴黎公社实际上只是在表面上“管理”巴黎,对下面的省份根本没有管辖能力,就开始匆忙推行新政令。

  维塔丽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巴黎公社的基础不稳定,失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你别这么悲观。”

  “你可能太乐观了。”

  “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