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鱼脍_红妆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刀,左手按鱼,不见什么大的动作,雪亮的刀刃微光一划,一片透明的鱼片就被片了下来。

  诸葛观把鱼片放到旁边的玛瑙金丝盘上,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接连片下鱼片数十,都是一般厚薄,阳光透过鱼片,半分不减。

  “好刀功。”竹丝帘子后传来男子的赞叹,“听说阿观儿时家贫,在集市里帮人杀鱼为生,才攒够了书院的束脩。没想到这么多年了,阿观的刀功仿佛愈发厉害了?”

  诸葛观片下最后一片鱼,板上就剩下了完好无损的鱼骨,铺的白纸更是几乎未湿,落砧何曾白纸湿(注1),便是这等境界了。

  “让主子见笑了。”诸葛观用清水净了手,又把手放在香炉上熏香,笑道,“主子喜欢吃鱼脍,阿观便时常练习,哪怕身为丞相,公务繁忙,阿观也未敢懈怠过。”

  顿了顿,诸葛观看向候在亭外的年轻男子:“阿泉,我的鱼片好了,你的八和齑还不快给主子呈上来?”

  阿泉低头走入亭中,手上捧着的玉盘高举过头,来到竹帘面前,将玉盘放下。

  “蒜、姜、盐、白梅、橘皮、熟栗子肉、粳米饭、腌制的鱼,把这八种配料捣成碎末,用好醋调成糊状(注2),方得八和齑。”竹帘后的男子投去目光,却不是看玉盘,而是落在了阿泉身上,“鱼考刀功,齑考心思,你年纪不大,若能做出正宗的八和齑,是你的本事。”

  诸葛观膝行上前,将盛鱼的玛瑙金丝盘放到八和齑旁边,温声道:“请主子品尝。”

  竹帘后的男子却话锋一转:“……世人都说,丞相收了十三个义子,称为十三太保,虽然没人明白,你为什么要把数目固定在十三……所以他是你新收的第十三子?但听说他金氏的任务失败,出师不利呀。”

  男子的语调不算苛责,但阿泉浑身一抖,立马脸如死灰,恍惚间若有剑悬在了他脑门顶,剑尖已经刺破了头皮。

  哪怕在诸葛观面前,他都没有这种巨大的恐惧感。他想说几句恕罪的话,却发现舌头都吓僵了,动弹不得。

  “年轻人嘛,要多给机会。”突然,诸葛观爽朗的笑了,打破了死寂。

  “也是,阿观爱子之心,我焉有不成全之理?”竹帘后传来和煦的回答,“叫阿泉是吧?我让小厨房还做了几道菜,你去催催。”

  阿泉顿时冷汗和热泪都爆出来了,他大口呼吸了几口空气,确认自己还活着,忙按着还发软的腿,踉跄退去。

  “你今日把他带来,是想让我提携他?”竹帘后的目光落到诸葛观身上。

  “阿观何德何能,敢请主子费心。只是阿泉新进来的,带来在主子面前过过眼罢了。”诸葛观温和笑道。

  竹帘后的男子点了点头,诸葛观捕捉到这个动作,加了句:“主子,我把金氏的任务交给霍如渊了,酒垆的暗哨回报,柳十寸已经去接触了霍如渊,估计这两人要越过阿泉联手了。但当阿泉知道这个动向时,只是淡淡的对心腹说,一个任务,总得有人干活,功劳最后在他兜里就行。暗哨将这话报给了我,我便觉得阿泉这小子,是有几分可期待的。”

  注释

  1.落砧何曾白纸湿:出自唐代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脍》。

  2.八和齑做法:出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