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一章 桓石虔进兵新亭_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袭自然军粮无法及时供应,我军放弃江边防守,待叛军上岸攻打建康时可命楼船将军胡彬自京口西进趁机焚毁叛军军资粮秣,以断绝叛军后勤……”

  见徐宗文还有后手,众人相互递了个眼色纷纷开始颔首表示赞同,徐宗文得以顺利掌控京畿所有兵力调控来应对此次桓石虔之乱。

  “报!”议事即将结束之时,殿外的禁军甲士却慌忙地入殿禀告,众臣大惊,张松之立刻询问何事。

  “禀告大统领、大司马——”

  “行了,快说何事?”徐宗文见入内甲士神色紧张,感觉不妙,看来必有大事发生。

  “回大司马,叛军顺江而下已经到了新亭。”

  闻讯,王珣起身忙追问:“叛军到了新亭?这才十五日便打到了新亭?”

  王国宝嘴角颤抖:“完了,完了……”

  张玄之面色如常,他望着徐宗文提醒道:“事已至此,还请大司马即刻升帐以应对叛军!”

  “不错!”徐宗文没有乱了神,他传令道:“立刻召集我府中幕僚,以及所有在京的禁军将校在大司马府议事。”

  “即日起,京城戒严,任何人没有中书旨意与我的手令不许进出城门,违者斩!”

  ……

  新亭西临大江,是为建康宫城的南北门户,地处都城西南交通要道,濒临长江,位置险要。东吴时是饯送、迎宾、宴集之所,但到了东晋,新亭的作用发生了性质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它本身的地形以及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自入晋世以来,凡上流举兵下都,必经新亭,所以说新亭既是兵冲。

  最早在新亭驻军的是征西大将军桓温,当年简文帝司马昱死后,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想害谢安和王坦之的性命。

  为了国体,谢安孤身入营陈说利害,让桓温不敢篡位自立,这才延续了晋朝的国祚。

  这日,新亭岸边长江之上艨艟密布,一艘艘战舰缓慢停靠南岸,因为徐宗文事先就下达了撤军之令,建康附近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西州城、东府城此类大的城邑之中,所以叛军顺江而下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便在新亭登岸。

  桓石虔的西府兵依仗水路行军,进兵神速,而为了提高胜算,激励士气,桓石虔更是乘坐先锋船队第一个登岸,第一个率军攻入新亭。

  此时的他春风得意,仿佛已经进了建康城。

  若说与北伐军交战,桓石虔不知西府兵是否有胜算能够战而胜之,但是就建康那些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禁军,他有自信能够一战击溃!

  即便是重新整肃过又能如何?

  建康城那的那三万禁军未经战阵,根本毫无战力,在桓石虔眼里不足为惧!

  至于驻守石头城的刘裕,桓石虔更是不放在眼里。

  北伐军诸将之中,不论是沈玉、郑略,或是诸葛侃、田洛都是历经百战的名将,而刘裕既没有参加过北伐又没有出众的战绩,出身禁军全凭徐宗文一言而决骤然提拔至建武将军并监会稽诸军事。

  如若驻守石头城的是沈、郑诸将,那桓石虔或许还会重视三分,刘裕,桓石虔从未想过丹阳兵能与西府兵能有一战之力。

  “传我军令,三日之内攻取建康,建康不破,全军自我往下全部斩首!”

  “诺!”

  桓石虔先锋在新亭驻扎半日便直扑建康,甚至连东府城、西州城、丹阳城与越城他都没有攻取而是绕行,他准备在明日清晨渡过秦淮河包围建康!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