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零五章.廉颇老矣_民国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感谢‘天人五衰001’兄弟的月票,谢谢!

  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

  这段话是所谓七大恐惧,人若不节,便由此伤神伤形,故又名为七伤。

  杨猛之七伤拳,便是来源于此。

  因为还丹境地之后,若想进军更上乘的无上武道,其关键的奥秘关窍,便在于对人体内代表着生、死、超、脱等诸多玄关的内脏、经络乃至精窍。

  《西游释厄传》中将唐僧暗中比作人之本心,悟空、悟能、悟净师兄弟三人则对应着贪、嗔、痴念,而有着八十一般磨难的十万八千里取经之路,实则便对应人体修行的重重关窍。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人体内的奥妙又何止十万八千里路。

  这一点,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也足以证明。

  在古希腊所谓的圣斗士修行体系之中,人体由内至外对照着人类生活的天地甚至无尽的宇宙,其中每一处内脏精窍之中,传说都蕴含着一个星座的奥秘,不经历深入的研究与琢磨,便休想窥得如何激发体内小宇宙的法门。

  之所以要旁证博引地说一说古希腊,是因为它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及古中国,都是世界五大文明的发源地。

  无独有偶的是,每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发源地,对于人体内部的研究都不下于现代科学文明。

  当然。在中华国术之中,更喜欢将身体比喻为隐藏在人体内的无尽虚空,既超脱于天地之外,又隐匿于红尘之中照见凡尘众生。

  当然,也只有杨猛这种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灵魂,才能将这些抽象到了极致的隐喻一一联系起来,也只有他才敢于冒前人不曾有过的风险,去尝试这看似跳脱的奇妙想法。

  更奇妙的是,所谓七伤理论的研究,并非源自于他。

  七伤首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原本指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后由峨眉拳系中一位高人所创,用在身体受伤之后与人格斗的拳术,与所谓脱铐拳有些类似。

  当然,众所周知的是。在后世新派武侠小说大家金老的笔下。这门拳术在内功及金毛狮王的双重衬托下。已变成了一门无坚不摧的至刚至猛之拳。

  杨猛的心里对金毛狮王谢逊,曾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结。

  这种情结对他可谓潜移默化,即便是当他研究至体内其他精窍的功效后。也不忘与记忆中半文半白的七伤拳总纲彼此对照。

  这一对照,杨猛便愈发觉得有关七伤拳总纲的构思与设计之精妙,简直便是集佛道儒三教精粹于一身的理论大乘!

  所以,原本只是想如何利用体内多余的气血,反复激荡冲刷其他精窍壮大肉身的试验,在经历了几次起起落落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