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601章取经,缺乏真经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用其他经文顶替一二……只不过如此一来,总觉得……似乎有些不甚妥当,可是我又想不出究竟是何处不妥……』

  『顶替?』斐潜皱眉,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个方法似乎有些问题。

  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

  虽然斐潜懂得不少,那是因为托了后世信息丰富的福,再加上办公室职员,成天聊天打屁,自然也多少练就了些本事。还别说,斐潜这级别真还不算是什么,不信去到京都随便找个出租车,坐上去只要问一句,那师傅都说一天国际国内各种政治时事都不带重复的……

  办公室职员,统筹计划,人事安排,拆东墙补西墙,原本干这种顶替的事情,都是平常了,可是斐潜当下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就这么顶替,似乎不是很好。

  虽说当下在道经上面,确实是还有个大窟窿。

  相当大的窟窿。

  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佛教没这个问题,当然,现在佛教还不兴盛。

  后朝那些佛教子弟拿的经文么,都是外来货,叽咕叽咕一通念,懂了吗?俺嘛泥来哄,听懂了么?都听不懂就好办了,呃,错了,是不懂我教你啊,看看,这是一本某某真经,这还有一本也是真经,这边还有一本真经当中的真经……

  所以佛教的经典是不愁的。

  另外一边的儒家子弟么,那个德行,大家都懂。

  这本是我师父的,这本是我师父亲戚的,这本是我师父亲戚的朋友的,还有那一本也是,都是我家的!

  原本儒家只有五经,后来就悄悄的变成了六经,一转头,嚯,变成九经了,再一眨眼,就成了十三经!要不是后人看着脸色发白,那么多经文,再加上一大帮子的注,再衍生出如小山一般的解,实在是读不下去,也背不了了,说不得儒家子弟都想要搞出个什么四十二经来。

  相比较之下,道家的子弟,则是蛮可怜的。

  斐潜一想到这个,就忍不住叹息,之前那些黄老,大汉开国的那些大老,都去干啥了?

  张良呢?站出来,说你呢,就算你自己编的故事,也要做得全须全尾啊,搞个《素书》就完事了?谁看得懂,就连那些天天喊水,就喜欢干巴巴掉渣的读者都看不懂,还怎么能推广?还有那个什么《黄石公三略》,真是太客气了,才三略?这才三略?!

  而且这《素书》和《三略》也搞得太有针对性了一些,使得皇帝一看,这要是聪明人看去了,那还得了?于是大手一挥,都星星星了事,变得让后面的人就算是想要搜个盗版的,都找不到全文了……

  至于后世的《素书》么,那就是呵呵了,毕竟假托上古之人所书,这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人这么玩了。

  斐潜挠了挠头,觉得有点烦恼,都是斐潜之前和左慈谯并等人乱侃一顿惹的祸。谁都以为他心中已经有了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