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317章 风动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卒祭奠,可以激昂士气,鼓励兵卒在战阵之上的时候奋勇向前,而对书佐祭奠,则是可以刺激更多的人投入到胡人教化的工程当中去,或许再过上一两代人,这些接受了汉化教育的匈奴人,便彻底的转变成为了汉人的一部分也说不定。

  郡守者,为天子牧。何为“牧”,便是指基层的民众就像是牛羊一样,很容易的便被一些事情所吸引,然后咩咩叫着汇集于某处,纵然被拖出来宰杀了,依旧是顾着眼前的草,而忘了身上的皮毛肉。

  但是在这群羊当中,也有些特异独行者。

  比如司马徽。

  司马徽是在真心的称赞斐潜,认为斐潜这一手很漂亮,但是不意味着司马徽就愿意跟随着斐潜挥舞的鞭子走。

  在过去的那一段时间内,司马徽也在南北奔走,毕竟有名士的光环护身,在中原大地上争斗的各路诸侯也不会特意为难司马懿,所以司马徽其实也看到了山东士族的掩盖在所谓勤王大旗之下的蠢蠢欲动,眼见着大汉王朝的控制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分崩瓦解。

  从北到南,大大小小的诸侯,在明面上,在暗地里,进行着大大小小的博弈和冲突,各地士族豪右,也在这个过程之中,或者观望,或者投注,或者是在被迫无奈之下开始站队,但是也有那些站错了地方,直接一脚踩进鬼门关的……

  河内大体上还算是幸运的,除了最开始董卓领兵奇袭河内之后,到现在基本上也就稳定下来了,生产生活什么的,大体上也恢复如初,只不过当下唯一不稳定的因素,便是这个征西将军斐潜。

  两军交战,不仅是双方兵卒争斗,就连两军交战之处的城池村寨,也会遭受牵连,导致家破人亡,整个城池村寨变成鬼域的也是常事,如果说将来斐潜和袁绍有朝一日动起手来,河内就成为了前线。

  到那个时候,就算是司马家族再有能耐,目光卓越,先行站在胜利者的一边,但是能完全避免失败者垂死挣扎之下的丧心病狂么?一场大战下来,吞没一个有着几百年传承的家族,或是几个,不也是常有的事情么?

  这便是司马家必须要面对的复杂现实。

  袁绍有什么样的实力,司马家自然也看得清楚,但是司马家也看得出袁绍有怎么样的野心,别的不说,单单之前袁绍要拥立刘虞为帝的行为,就让司马防和司马徽很不以为然。司马防个性耿直,就连在家中和儿子说话,也是严肃无比,时时刻刻讲究礼法,自然对于袁绍这种破坏了礼法的行为很是反感,所以根本就不愿意去投效袁绍。

  所以,查探斐潜的实力,以及推演后续的变化,便成为了司马徽甚至是整个司马家族当下比较急迫的事情了。至于今文古文的相争,也是需要有命相争,若是连命都没了,那还争什么争?

  山岚吹拂而过,祭坛之上的长幡飘飘。

  司马徽仰头而望,眯缝着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良久方说道:“二郎,明日你去拜会征西将军……需恭谦些,切莫再出错了……”

  “叔父?”司马懿有些不解的说道,“何须如此?说起来叔父还有恩于他……若非叔父赠其名号,壮其声势,岂能扬名河内?”

  司马徽摇了摇头,说道:“二郎这两日可曾于平阳听闻这个名号?”

  “这个……”司马懿哑然。在平阳,听得,说得更多是征西将军,哪里还有人称斐潜为什么“隐鲲”啊……

  水镜先生望着远处飘摇不定,宛如要乘风飞去一般的长幡,缓缓的说道:“隐于渊,方需扬名于外,如今已是扶摇而起,双翅震而风雷动,又何须在意些许浮云陪衬?”

  闻言,司马懿也不由得默然,随着司马徽的视线,也投向了远处的祭坛,目光闪动,也不知道想着一些什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