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8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十六)_枭雄的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张的时候,从前线抽调了整整一个旅团的兵力返回市区,难道还真生了大事,这次不同寻常的调动也肯定与之有关,甚至日军战线的全面收缩也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

  徐州已经进入到戒严状态,街市上除了一队又一队的士兵,已经很难在看到市民的身影,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不安与恐惧之中,城里早在几天前就开始风传,日军已经占领整个河北,甚至关东军和华北派遣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黄河北岸,不日就可以渡河南下,河南山东几乎是指日可下,到时候徐州自然当其冲,身为交通枢纽的重镇,必然要直面日军兵锋。

  此时此刻蒋中正的幕僚们早就坐不住了,纷纷劝说他南下返回南京,毕竟吴孝良已经再次将京沪战线推进到上海市区,南京暂时还是很安全的,而且此前进入浙江的日军也已经向北收缩,总体來说江南占据是在朝一个愈來愈好的趋势展。

  谁知蒋中正不但不赞成返回南京,反而要北上洛阳,声称一定要守住黄河防线,绝不能让日本人再南下半步,不管老蒋此举真假,但却在舆论上为他赢得了不少分数,再经过报纸舆论的渲染、酵,才几日功夫,领袖舍身御敌的佳话便传遍了大江南北,仿佛只有蒋中正才是中国的救星一般,只有他才能挽救中国革命。

  可实际上他紧紧是讲了几句话,做了一番姿态而已,至于北上洛阳之举,直至今日也未见起身成行。

  与之相反,身在北平坚守孤城的张学良就沒那么好的待遇了,由于不放一枪一弹就将整个东三省外加一个热河丢掉,已经给他招來了无数的骂名,一时之间,不抵抗将军帽子稳稳落在了这位张少帅的头上,但说他是不抵抗将军还算是客气的,有的报纸文章则直接骂他做汉奸、卖国贼。

  张学良国仇家恨何尝不想抵抗,又何尝愿意背着不抵抗将军的帽子,但他要为十万东北军负责,在得不到南京国民政府以及全**民支持的情况下贸然抵抗,结果只能是白白牺牲掉这十万大好男儿的性命,而那位自称中国革命领袖的蒋某人则会躲在徐州阴暗的角落里偷笑,甚至会庆祝日本人替他除去了一大国内劲敌。

  有了这许多顾虑,张学良便畏畏尾,最终东北军几乎全部龟缩于平津两地,而放任日军大举南下几乎将整个河北都鲸吞而下,如果平津再失守,那么大半个北中国将全部沦丧与日本人之手,他勉力支撑平津局势也算是在为目前局面做最后的挣扎,如果南京国民政府不派出援兵,他还真就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

  听说日军又往华北增兵了,已经咄咄逼人的摆出了一副南渡黄河的架势,但张学良清楚,只要平津还在自己手中,像枚钉子一样插在华北大地上,日本就不敢放开手脚南下,这一qiē举动或许都是在做个样子,可这个样子在做给谁看呢。

  温馨提示:已启用新域名"",原域名即将停止使用。请相互转告,谢谢!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