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大战之后_枭雄的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针毡,恨不得将手中土地送出去一些,以避开吴主席咄咄逼人的目光。

  经过这半个月的走乡串户,吴孝良感慨良多,他终于明白封建王朝之时,为何有不历州县,无以至台阁的潜规则,只有身为亲民官,与百姓打交道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了解百姓们最想要的是啥,百姓们的这种需求,远远和他所想的不一样,在他前世教育熏陶中,农民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一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但事实上,他们的需求远远低于这些。

  当吴孝良和一户农家提起这个标准时,那人竟连忙摆手摇头,略带尴尬的解释道:“那俺可不敢想,地主才这样子过哩,俺们能有一块不交租子的地种,就算只有二分三分也知足啊……”

  最终,他将“一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作为了他在临淄县土地改革最实实在在的口号,他号称要在三年之内,让所有参加农会的农民们都实现这个目标。

  由于有了刘庄的表率,各村村民们竟争相恐后的纷纷要求加入农会,一时间临,农会在临淄县急剧膨胀,迅成为一股在县内不可忽视的政zhì力量。

  农会以及土地改革都已经步入正轨,接下來他需要考虑一下如何处理孙百光和刘珍年的问題,其中,刘珍年属于外來军阀,百姓们对这种人并无好感,甚至当地士绅对他们亦无好感,反倒是孙百光这种本就当地士绅,同时又组建有私家武装的本地豪强一类的准军阀,最为棘手,他孙家在临淄县风光数十年,在本地势力盘根错节,虽然被打压下去,成了落败公鸡,但他们的势力暗地里绝不会消停,各种掣肘以及打黑枪使绊子的行为屡见不鲜。

  所以,吴孝良给处置孙百光定了个去势留人的调子,即饶孙百光一命,并在本地打压其威望和势力,然后再抬出其他孙家男丁,取代孙百光留下的威望真空,如此打拉之下,只要掌握得当,当可收临淄城内士绅之心。

  公审孙百光的大会在省政府门前的小广场举行,高高的杆子支着一个扩音喇叭,由于这一竟不是吴孝良第一次搞这种大型机会活动,有些人已经对这种可以将人的声音放大的奇怪设备见怪不怪。

  之前阅兵搭起的临时台子还沒有拆掉,台子两侧用高杆子支起了黑色的横幅,贴着七张一角朝下的白纸,上书“孙百光公审大会”,高音喇叭先是一阵嘈杂的电流声,随即竟哼哼唧唧的响起了音乐与唱歌的声音,看热闹的人群顿时來了性质,据说能放出人唱歌的东西叫做留声机,只有大上海或者留过洋的家庭里才会有这种东西,如今居然在省府前的小广场前也瞧到了这个稀奇,很多人都是不停的咂舌。

  “嘿,这个热闹沒白來看……”

  “快看,快看,那不是孙团长吗。”

  其中一人,手指高台子,只见一个反剪双手的中年人被押上了台子。

  温馨提示:已启用新域名"",原域名即将停止使用。请相互转告,谢谢!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