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又来一个赚钱的道道_阶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输入,他就耐心的等着,一直不回信息,也不打断黄铮的输入。

  终于,在过了好一会儿,黄铮又发来一大段话。

  “因为星光卫视离北京远,他们拍一个驻京记者不值得,所以他们就征集在北京的相关从业人士或者学生,聘为特约记者,专门给他们拍摄北京的人物和新闻。

  谁都可以拍,没有门槛,一分钟的片子五百元,一般一条三、四分钟,最好的一般可以五、六分钟,只要拍的不是特别差,都能选上。

  因为他们离北京远,也没有艺术家的资源,这种片子对他们来说也很珍贵。”

  这回张自搏看明白了,回了一句,“这事挺好,你怎么不自己做?”

  这是一句很正常的疑问。

  黄铮回复说,“不瞒你说,我把这件事都了解好了,我觉得真可以做,感觉就是一本万利,很保险,但是……

  电视台要求画质高,手机拍摄的画质不行,我没有摄像机,买个达标的小摄像机至少需要两千块钱左右,我暂时没钱买。

  我跟同学借过摄像机……但没借到,我也不愿把这个赚钱的机会跟别人分享。”

  说完这句话之后,黄铮不再说话了。

  张自搏已经感受到他的情绪了,班里很多同学都有摄像机,没有的是少数,就包括他和黄铮。

  张自搏想了想,又问了一句,“假如我买了摄像机,可没有资源也不行啊?上哪找老艺术家采访,人家会接受我们采访吗?”

  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吧,资源就是财富。

  黄铮立刻回复,“我曾经做过群众演员,认识了演邓晓平的老艺术家,这位老艺术家人很好,当时在剧组他就很照顾我。

  我觉得我想采访他的话,他可能不会拒绝,他们这种已经很少有人采访了,我们去采访,他们可能也挺高兴的。”

  这话张自搏赞同。

  黄铮又说,“等我们在采访这位老艺术家的时候,就跟他要其他老艺术家的联系方式,他肯定认识很多。”

  “他会愿意给我们吗?”张自搏问。

  黄峥说,“以我的预估,能给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既帮助他的老朋友们推广宣传,显出他们还很受欢迎,大家都开心,也帮助了我们年轻人,善良点的老艺术家都会愿意的。”

  “说得不错。”张自搏回复。

  过了一会儿,张自搏又回复,“你让我考虑一下,明天给你答复。”

  终于跟黄铮聊完了,刘恬就问他,跟谁聊这么久,还这么投入。

  张自搏就把黄铮说得事跟刘恬说了。

  刘恬立刻激情澎湃,“哇,那么值钱,老公你干吧,我支持你,我买个摄像机送给你。”

  张自搏说,“你别急,一会儿九点钟,我看一下那个新闻到底什么样子,难度大不大?”

  “哦哦!好啊,你用手机调出星光卫视,还有十五分钟就九点了,到时候看看。”

  “嗯!”两人坐在床上,把手机调到星光卫视频道电视转播上,深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所以两人一直等着,不敢去看别的东西。

  终于十五分钟到了,星光卫视晚间新闻节目来了。

  整个节目半个小时,前面二十多分钟都是讲当地地方新闻事件的。

  在最后六七分钟的时候,播放了一条老艺术家的短暂的人物专访。

  张自搏一看这镜头运用、画面质量,都很业余,跟前面专业的一比就看出来了,不过,这样的视频他们都收了,证明门槛真的不高。

  五、六分钟的人物专访,简短又精炼,配上专业幽默的解说词,还挺有意思的。

  最后他们听到播音员说的是“星光卫视特约记者xx独家采访。”

  节目最后有一个提供新闻的热线电话,张自搏立刻打了过去。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