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六章 二百年未有此祸_昭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十万人,只要被范阳军吃掉,那么潼关陷落就是迟早的事情,潼关一破,长安破城同样也成了时间问题。

  这座长安城里,有太多太多东西了。

  大周开国二百年,长安城里与皇家沾亲带故的李姓可能就有近十万,城中各种道观林立,亭台楼阁……这些都是李家经营长安二百年的成果。

  长安城一旦破城,李家二百年的荣光将会毁于一旦,这些长安城里的东西,可能也会所剩无几。

  见林简与曹松两个人结伴走进来,皇帝陛下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狼狈从御阶上走了下来,迈步走到两位宰相面前,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几分羞愧。

  “二位相国可算来了……”

  此时,如果是林昭那种对皇帝不怎么感冒的人在,多半会回怼一句我早已经不是宰相了之类的话,但是林简与曹松都是典型的士大夫,对于他们来说,天下没有不是的君父。

  无论如何,不能让皇帝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

  曹松与林简对视了一眼,便都跪了下来,对皇帝叩头行礼。

  “臣…拜见陛下。”

  两位宰相还没有跪下来,皇帝便伸手把两人扶了起来,连声道:“二位相国不必拘礼,快进来坐下。”

  司宫台的人很快给两位宰相搬了椅子,林简还没有坐下,便看向天子,问道:“陛下,请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洵低着头,面带羞愧之色。

  “我大军…中了康贼奸计了!”

  “两天前,卫国公司马烁带领潼关将士出关,准备收回陕洛,兵行至灵宝原之时,被康贼带兵埋伏,眼下已经陷入重围之中,恐怕……”

  说到这里,皇帝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是话里的意思却十分明显,不管是带兵出去的司马烁,还是已经带兵到洛阳城下的陈彦,恐怕都很难再活着回来了。

  也就是说,潼关守军已经伤亡大半。

  说到这里,李洵低声道:“这事…都怪朕没有听从二位相国的忠告,反而听信了谗言,一时间做了昏聩之事……”

  在君臣父子这套体系之下,皇帝是不会有错的。

  即便皇帝干了错事,也是听信了奸臣的谗言,与皇帝本人没有干系。

  听到李洵这番话,林简与曹松两个人还只是微微皱眉,但是另一边的杨琼等人,已经低下了头,战战兢兢。

  曹林二人先后罢相之后,朝廷里自然没有人敢再违逆皇帝的意志,因此在那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以杨琼为首的一帮人上了不少奏书,力主潼关出兵,如今潼关出了事,很显然……

  皇帝要把这口黑锅,推到他们头上。

  林简倒没有功夫去想背黑锅的事情,他看向李洵,问道:“陛下,臣能否看一看潼关送来的急报?”

  “自然可以。”

  皇帝连忙招手,一旁的司宫台太监就把潼关急报送了过来,林简拆开这个几乎被汗水浸湿的文书,简单扫了一眼之后,就两只手递给了一旁的曹松。

  他有一目十行之能,只看了一眼,就全部记了下来。

  于是,林简脸上的表情,已经变得极为担忧。

  他看向自己的皇帝学生,微微叹了口气:“陛下,如果潼关失守,长安便守不得了……”

  此时,一旁的曹松也已经看完这份潼关急报,可能是因为上了年纪,看完之后老丞相便觉得头晕胸闷,险些直接昏了过去。

  好在林简眼疾手快,连忙搀扶住了他。

  曹松伸手拍着自己的胸脯,然后颤巍巍的抬起头,看向皇帝,声音颇有些凄凉。

  “陛下…国朝二百年,未有此祸啊…”

  曹老头痛心疾首的说完这句话,便手捂着胸脯,瘫坐在了地上。

  这句话虽然没有明着说,但是已经在变相的指责李洵了。

  皇帝陛下脸色铁青。

  “来人,传太医,传太医!”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