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七、何能委屈!_上品寒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七、何能委屈!

  陈操之担忧的江东大旱果真降临了!

  自隆和元年秋以来,东晋辖境完整的九个州有三个州遭遇干旱,这三个州分别是扬州、湘州和江州,其中尤以扬州的旱情最为严重,扬州十郡竟有半数以上郡县连续六个月没有象样的降雨,太湖水系的很多支流断流,鱼虾被凝结在干涸龟裂的河泥中,偶有一个低浅水洼,都是泥浆浑浊,山间走兽与百姓争水,不但农田无水灌溉,就连人畜饮水都困难了,一向雨水充沛、河流纵横的三吴大地现在竟成了赤地千里,据乡闾耆老所言,此次干旱比东吴黄龙年间的那次大旱还严重!

  扬州是东晋第一大州,民籍民户也居各州之首,朝廷近一半的赋税来自扬州,扬州大旱,赋税剧减,灾民增多,这势必动摇国政根本,是以从四月初,尚书台会同左民、度支、客曹尚书部,派出官吏分赴旱情最为严重的郡县督促抗旱救灾,西府参军祝英台请命前往会稽郡征调民夫抗旱,理由是她去年作为检籍副使在会稽呆了三个月,曾与陈操之一道绕鉴湖察看水文地形,熟悉会稽的河渠水利——

  会稽郡自去年秋始就很少降雨,是扬州最早开始受旱的大郡,但因为年底下了一场大雪,旱情稍有缓解,又且因为陈操之一力促成,利用土断搜检出的隐户壮丁和郡县富户捐献的三千五百万钱,从去年冬开始在会稽十县大规模兴修水利,疏浚水道,退田还湖,使得鉴湖蓄水抗旱能力得到了提升,会稽孔氏、虞氏也分别修渠引曹娥江、甬江、余姚江水入庄园灌溉,所以会稽郡虽然受旱最先,但旱情反而不算最重,然而老天不下雨,再好的水利灌溉也不顶用,曹娥江首先断流,甬江、余姚江只余浅浅一线,水落石出,已无法行船——

  化名祝英台的谢道韫就是在会稽旱情日趋严重的五月初离开姑孰前往山阴的,她先回建康在乌衣巷谢府歇息了两日,向谢安、谢万两位叔父禀报了随桓温去合肥之事,燕军退兵,桓温没有理由长驻合肥,虽然豫州很重要,但现在还是袁真、庾希的势力范围,桓温尚不能左右豫州军政,欲速则不达,所以桓温于四月中旬还镇姑孰,征调徐、兖民夫三万人修筑广陵城,为移镇广陵作准备,因为桓温是扬州牧,把扬州控制在自己手里是桓温威迫建康的重要步骤——

  仲夏的向晚,谢府小厅,案头有一盆栽的凤仙花,枝叶狭长,花瓣朱红,单瓣的凤仙花在晚风中摇曳生姿,谢道韫就跪坐在盆花小案边,与谢安、谢万两位叔父说话。

  谢安摇着蒲葵扇,问:“阿元离开合肥时,陈操之可有消息传来?”

  谢道韫现在习惯男装打扮了,回到府中也没有换回裙衩,只是不敷粉,答道:“子重从颖川有密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