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实战演练_我有一个小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分钟之后,在西方联合武者部队大营里面,使出了十五辆电动汽车,这些电动汽车不是外界那样的电动汽车,而是完完全全的电动军车,而且,看这些军车的样子和外界的那些柴油动力的军用汽车差不多,可见,在西方世界里面,电池的技术其实早就被突破了,西方世界不那样快的把电池技术拿出来,相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石油,还有和石油有关的一些利益纷争的缘故。∮∮,

  总所周知的事情,米国现在实行的是石油米金的政策。

  那么什么是石油米金呢?

  &nb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米金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米金。目前的石油米金估计有8000亿到1万亿米金,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支令人瞩目的巨大力量。

  1973年的中---东战争,导致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形成世界性的能源危机。

  1977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石油价格由每桶米金提高至米金。稍后,又再度提高到米金,结果使得世界的国际收支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因石油输出收入大增,石油输出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而石油消费国家的国际收支因石油输入支出剧增,出现了巨额赤字。

  原来。国际收支的格局为“发达国家为顺差、发展中国家为逆差”,这种国际收支的格局被石油提价冲击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石油消费国家中,发达国家遭受的打击较为严重。发达国家的经常收支因石油提价而多呈现庞大逆差。相反,石油输出国的经常帐户则发生巨额的顺差――这就是“石油米金”。

  对于这种资金的规模,有各种不同的估计,根据一般推算,1974年石油输出国家的石油输出总收入约为1150亿米金,其经常输入则约为400亿米金,因而计有盈余约为750亿米金。

  这项盈余,一方面表示了石油消费国家的外汇减少额,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则表示石油输出国拥有丰富的石油米金。

  这种巨额的石油米金,无论是对石油输入国还是对石油输出国,甚至对整个世界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石油输出国家来说,由于石油米金收入庞大,而其国内投资市场狭小,不能完全吸纳这么多米金,必须以资本输出方式在国外运用。

  对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来说,由于进口石油对外支出大幅度增加。国际收支大多呈巨额逆差,倘若采取紧缩性措施,或限制进口石油等来谋求国际收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