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拜堂_我有一个小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拜堂也称“拜天地”,古代婚礼仪式之一。

  中国婚礼仪式。又称拜高堂、拜花堂。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唐代,新婚之妇见舅姑,俗名拜堂。

  唐王建《失钗怨》诗云:“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

  吴祖光《闯江湖》第二幕:“客人都到了,就等着接灵芝拜堂成亲啦!”参阅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花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清:翟灏《通俗编?仪节》、清:赵翼《陔馀丛考?拜堂》。

  拜堂,中国传统婚姻礼仪,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拜堂之后,即正式结为夫妻。因古代婚礼中的交拜礼都是在堂室举行,故称拜堂,又称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亲。广泛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汉、京、仫佬等民族均有该风俗。

  南北朝时,夫妻对拜固定为婚姻礼仪。

  唐以前北方地区民间称“交拜礼”,在特设的青庐(饰青布幔的屋子)举行。唐时“拜堂”一词正式出现。

  北宋时,新婚日先拜家庙,行合卺礼,次日五更,用一桌,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展拜。

  至南宋,则改在新婚当天。坐富贵礼后,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后世一般在迎娶当天先拜天地,然后拜堂。

  清代和民国时均有将拜天地和拜祖先统称为拜堂礼之说。近代多于当日辰、巳、午中的某一个时辰举行。一般在男方家堂拜堂中的夫妻对拜前设供案。置香烛,陈祖先牌位等。

  拜堂之始,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乐此,礼生(即婚礼主持人)诵唱:“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新人就位,随礼生诵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如仪依序跪拜。在封建社会。新郎新娘先至家庙参拜祖先。之后夫妻行交拜。浙江省海!产地区称男家迎亲时在花烛之前向天地三拜为拜堂。现代婚礼多不跪拜,改行鞠躬礼,对父母鞠躬、夫妻相对鞠躬的形式,不拘成规。

  拜堂的由来:现有史料上,未见汉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记载,但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个故事,可证明拜堂风俗始于晋代的徐州。

  书中说,当时有个叫王浑的徐州刺史。元配老婆死了,又娶了一个。续娶之妻为颜氏。是个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他们拜堂时,颜氏先拜王浑,然后王浑准备答拜。这时,有人对王浑说:你是一个州级高官,怎么可以拜她?王浑就没有答拜。为此颜氏非常恼怒。

  尽管这对夫妻的对拜没有最后完成,但说明当时的徐州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