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7章 太上皇的底气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途径,有太多闲散的青壮,无事可做,因此从事抢劫,屡见不鲜,绝不只是这么一伙人。

  强盗劫匪太多了,容易得手的目标都被抢过了,这才盯上了钱监,敢情劫匪也内卷。

  至于其三,老兵的安顿再次出现了问题,军中的管理也松懈了。

  赵桓在震怒之余,也很清楚明白,任何的政策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就像是电子产品,运行一段时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关键是要拿出解决的办法。

  赵官家在反复权衡之后,下旨各地,组建城市民兵,并且取名为“砍柴人”。

  前面提到过,各地在落实均田之后,都组建了民兵,既保护乡里,又充当朝廷的民夫,运输大队。

  这些民兵保证了地方的安宁,可问题是在城市里,除了衙门之外,就没有别的力量了。

  偏偏那些衙役的本事不行,数量也不够。

  尤其是随着大股土匪被剿杀,许多残余又逃到了城里,继续为非作歹。他们倒是懂得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赵桓成立了砍柴人,主要就是招募城里的青壮,也包括相当数量的老兵,给予武器,不定期巡逻。

  所有砍柴人都能从朝廷和地方拿到一些津贴。

  数量不多,一个月五斗粮食,或者是二百文钱。

  但是不要忘了,很多犯人是有悬赏的,如果能破获大案,抓到要犯,又或者立下大功,是可以得到重奖,甚至是进入官场的。

  旨意下达,大宋各地应声而动。

  各大城市,都出现了人数不等的砍柴人。

  而且这些砍柴人不光是针对暴力抢劫,一些其他案子,也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

  就比如说开封,有一位年过半百的砍柴人,破获了一个拐卖大案。

  一次解救了三十七名儿童!

  赵桓亲自下旨重赏,同时又严办拐卖儿童的犯人。

  多年不用的凌迟之刑都拿了出来,直接给切了。

  对这些专门拐卖妇女儿童,破坏家庭,丧尽天良的杂碎,不管怎么处置,都是理所当然。

  赵桓弄出了砍柴人制度以后,不光是案子破获上来了,其他的问题也随之好转了,比如有的路面坑坑洼洼,砍柴人会带头修路。

  有人乱扔杂物,砍柴人也会清理。

  有的家庭矛盾,邻里冲突,也有人来劝解。

  赵桓对于这些情形,都是不吝赏赐的。

  破了一个大案子,化解了邻里纠纷……其实都是在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行善无大小,力所能及,既是善良。

  在金戈铁马之外,赵桓在文治上面,也颇有成绩,这还真不是给他脸上贴金……赵桓一向主张砥砺正气,每年都会大量奖励普通人。

  相比之下,虽然赵桓不打压商贾,甚至是鼓励商业发展,但是在赏赐名单上,很少有商人出现。

  对于个人来说,当然可以追求财富,可是对于国家来说,追求的永远都是公平正义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