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2章 制作基地(保底一)_梦醒细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短时间就下去的,那就多投点资吧,有他在自己这个录音棚就不会黄。

  咋投资呢?你得琢磨他缺啥。钱肯定谁都缺,但直接送钱效果不好。烟酒那玩意办小事管用,联络联络感情也可以,可延续性不长,还太耗费时间,对方家里不一定乐意。

  哎,正好,许处长的儿子在邮电大学上学,明年就毕业,他想让儿子留校,但名额有点紧!

  这就齐了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交际圈子,你觉得难的事儿放到他那儿说不定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洪涛不认识邮电大学的人,但小舅舅认识北大后勤的处长。他们都是一个系统的,肯定有面子,拐个弯多少打点打点,孩子不就留下了嘛。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还真不小。放到许处长这样在体系里混的父母眼里,就是恩啊。恩和情还不太一样,档次要高一层,于是洪涛的待遇又高了。

  以后在录音棚里工作的人可以到五院办几张出入证,拿着这个证件就可以去真正的卫星站食堂里吃饭了,不用整天开着车下山去镇里吃,多方便!

  说真的,洪涛还是很喜欢这小山头的,在这里工作的那几年是他最清闲、最惬意的时间。那时候可以什么都不想,只要琢磨着怎么吃好、睡好、玩好就成。不像现在,脑子要装着一大堆事儿,人在录音棚里还得惦记着媒体的事儿。

  录音棚里的两位录音师都是洪涛学调音师时候的师兄,和林强一样,他们在单位里也不太吃香,干脆辞了职出来和洪涛混。能不能长远顾不上了,至少眼前挣的比单位里多好几倍。

  这两位老师傅带着三个螳螂虾公司的年轻员工当徒弟,平时除了录音配乐工作之外就是维护这里的设备,上班时间比洪涛那时候还自由。就是工作强度稍微大一些,赶上活儿了就得加班加点赶,但是没活的时候可以不每天上来。

  其实那三个年轻人才是螳螂虾的未来,他们都是正规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的就是相关专业,同时还热爱游戏,只是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洪涛打算让这两位师兄先带他们几年,然后再以他们三个为班底重新组建队伍。

  改造成录音棚的这间厂房是院子里最小的,但再小也是厂房,全弄成录音棚浪费,洪涛干脆把后期汉化翻译的工作间也给搬了过来。厂房一劈两半,东面是录音棚,西边是汉化工作间。

  汉化这个工作吧,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英译中很容易,但能把历史背景、语境和地域特点、人物特点都翻译出来就非常非常难了。

  别说不是母语,就算在英国或者美国街头抓几个英语母语的人过来,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好。这玩意已经脱离纯粹语言的范畴了,还得加上历史人文知识,不是谁都能干的。

  洪涛自己也干不了这种差事,不过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