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章 荣华堂_重来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过了鹅颈关,路途才刚过半呢。

  白家沟是一个四面环山的谷底,清朝初年的时候曾经荒废了上百年,直到白家先祖发现了它,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

  白客曾经想不明白,白家先祖为何要到这么一个“地无半里平,天无一日晴”的地方开荒种地,生存繁衍。

  后来听老爸讲述一些家史多少明白了些。

  清朝初年,人所周知的原因,蜀地人迹罕至。

  朝廷号召各地居民到蜀地开荒拓垦。

  估计白家先祖来得晚了,好地段没能抢到,只好继续向犄角旮旯里挺进。

  最后终于找到白家沟这么个地方。

  这里的土地虽然不够平坦肥沃,但也算得天独厚。

  谷地中央有一条小河,常年川流不息。

  小河两岸则有大片的竹林,可以起到巩固堤岸的作用。

  只要多费点人力精心开垦,解决温饱是不成问题的。

  在小路上走着的时候,白客还不时看向道路两边的山野地头。

  由于人多地少,地势不够平坦,这一带的土地都被充分开发了。

  但凡石头少点的土地都能看到一块儿块儿的农田。

  农田里不时看到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

  说起来奇怪,这一带的气候其实是很差的。

  冬天湿冷,夏天潮热。

  洗一件衣服,晾晒一个星期都不干。

  但这一带长寿的老人却很多。

  即便在眼下这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田间地头还总能看见挥锄劳作的,七八十岁的健康老人。

  离村口老挺远,就看到了乌央乌央的村民。

  这些村民绝大多数是白家人,他们对父子三人翘首以盼。

  看到这幕盛景,白策的眼睛湿润了,连忙加快了脚步。

  白宗也在后面紧紧跟着。

  白客这才想起来,大哥跟老爸一样,都是第三房的长子长孙。

  到了跟前,这群陌生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对着白宗、白客指手划脚。

  虽然看起来有些不礼貌,但白客却感觉有些温馨。

  白策拉着白宗和白客向宗亲们一一介绍。

  而白策指着那些陌生人介绍时,白客却一个都记不清,因为好多都在三辈儿人之外了。

  但无论如何,白宗、白客哥俩的辈儿还是很高的,很多看起来比白策还老的人都得叫白客叔叔。

  大家簇拥着父子三人向村子里走去。

  村子里,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土地都被充分开发出来,而且多大种的是水稻,连正常行走的小路都没留下。

  唯一能够行走的就是田埂。

  由于三天两头下雨,田埂极其湿滑。

  当地村民早已习惯这种路径,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行走自如。

  白宗、白客他们哥俩只能颤颤巍巍地走。

  要是一不留神掉进稻田里那就糗大了。

  众乡亲簇拥着父子三人穿越阡陌纵横的稻田,来到谷底的高处。

  那里也到处都是农田,不过种的并不是水稻,而是像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