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武昌称帝,三国鼎立_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诏令。

  踏踏——

  在这一刹那,陆逊下台阶的动作仿佛被放慢了一样,或许是那些文武百官们难耐的心情,巴不得让他就地宣读诏令好让自己高兴一番。

  很快,陆逊站在孙权下面高台看向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们也尽是豪迈,他展开册封诏书,颇为端正地对跪在石阶之下的文武百官们宣读这封诏令:

  “朕上顺天意,下承民心,今于武昌设坛登基,为彰大吴文武百官定,特册封诸臣如下:

  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尚书事,太傅,辅佐东宫。拜顾雍为丞相,太常,平尚书事。拜朱然为车骑将军,上大司马,右护军,领兖州牧。拜留赞为后将军,左都护,领豫章太守。………”

  在陆逊宣读的诏令下,在场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受到了相应的册封,果不其然的是,陆逊的地位依旧是群臣之首,这是令所有人毋庸置疑的事情。

  只不过令人吃惊的是,朱然竟然直接升到车骑将军和上大司马的位置,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可是仔细想想,朱然自跟随父亲朱治从征四方以来,屡立战功。

  并且曹丕东征,朱然领兵大破曹真部名震敌国,虽然在那次战役朱然的表现没有其他将领出色,但可以充分表明他的军事能力的确可以堪当重任。

  不仅如此,丞相的位置依旧是顾雍,原因很简单,顾雍执政为相多年,一心为国为民,把吴国内政治理的井井有条,一股清廉之风在朝廷兴起,深得孙权宠爱。

  此刻,陆逊收起册封诏书转过身来与文武百官们共同向孙权拜道:

  “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仅仅一天时间,孙权颁布各种法令,并且大赦天下,改元黄龙,宣告吴国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七天后,孙权正式在武昌称帝的消息传遍天下,在洛阳皇宫的曹叡和在长安镇守的曹真都为之震惊,但是三国都历经大战,兴兵伐吴岂不是又要添上更多的负担?

  坐在长安行宫内的曹真病情刚刚有所好转就来这里处理大量的军务问题,得知孙权于武昌称帝的消息后却认为这件事情很是正常。

  “伯济,随着天下三足鼎立之势已成定局,你有什么看法?”

  “孙权称帝,与蜀国的利益产生政治冲突,淮以为几年之内吴国定会与蜀国产生武力或者是外交之间的冲突。”郭淮颇为客观地分析道。

  对郭淮的分析,曹真点点头对他的话表示赞同,紧接着他接着郭淮的话又说道:

  “孙权在武昌称帝,对我们大魏利益并没有冲突,虽然名义上与蜀国仍是盟友关系,但却貌合神离,你说的没错,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也在观察着他们两国之间的动向。

  只不过孙权这么快就称帝,这是我没想到的事情,估计远在成都的诸葛亮也是如此吧。”

  ………

  成都丞相府。

  很快,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消息在蜀国开始流传,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蜀国上下皆是持吃惊和不满的态度。

  紧接着,杨仪从政事厅外匆匆忙忙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卷最新的情报。

  “丞相,孙权于武昌称帝了!”杨仪手持那卷竹简呈给诸葛亮急切地说道。

  但诸葛亮却颇为镇定的接下了杨仪手上的竹简,他缓缓展开这卷竹简,仔细审视端详一番后笑了笑道:

  “孙权称帝代表着天下三足鼎立的正式形成,看来吴国方面不日就会派人来通知我们这一消息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