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三章 皇帝很尴尬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宫里紧急禀告事情。因为您在休息,所以他告诉了我,裕王世子带着一群人堵在春香楼,把礼王三子璐国公铭华给打了一顿,现在璐国公被抬回了家里,据说伤得不轻。”赵寿小声的道。

  礼王的第三个儿子铭华,已经成年了,今年二十二。

  景和帝按照惯例,给亲王的正牌王妃生的庶子封为公爵,铭华封号便是璐国公。

  礼王府还有一个妾室生的二儿子,得到的封号便是侯爵了,名为吉山侯。

  闻言皇帝猛的一拍旁边的床沿,怒道:“这个混蛋!他怎么知道的?他怎么敢?”

  宗室子弟打架,在历朝历代都有。

  景和帝在意的并不是打架本身,他在意的是柳铭淇打的人。

  倒不是景和帝心疼铭华,而是铭华正是那个告发柳铭淇等人聚众赌局的人。

  在高敬以行文方式禀告了景和帝之后,景和帝二话不说就命令抓人,好好的教训一下这群毛孩子。

  景和帝倒是知道,柳铭淇这个小子一直对于找不到告密者而耿耿于怀,却没想到这么快他就知道了秘密,而且还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打人。

  “据说今天出了宫里,裕王世子便带着一群人去了绣衣卫衙门,追问是谁出卖了他们。高都督当然没有泄密,然后裕王世子就忿忿的走了。”赵寿道,“结果忽然听闻发生了这个事情,高都督便在衙门开始严查,发现了那个在休息室给裕王世子端茶的总旗,受到了裕王世子的威逼利诱,最终抵挡不住,说出了秘密,现在这个总旗已经被抓起来了,高都督已经执行了家法,打断了他双腿。”

  “我不关心那个总旗!”景和帝怒道,“柳铭淇呢?还有那群混蛋呢?”

  “绣衣卫衙门已经把他们请到衙门里面去了。”

  “请?为什么要请?应该抓捕他们!让他们去绣衣卫牢里尝尝滋味!”景和帝边说边快步走了出去,“把他们给提到宫里来!这些混账!我看他们要翻天!!”

  赵寿赶紧跟上了他,小心翼翼的提醒道:“陛下息怒,其实现在比起教训裕王世子他们,还有一个更紧要的事情。”

  “什么?”

  “您忘记了?今天下午您才发了一道圣旨,褒奖裕王世子啊!”赵寿道,“现在这边才宣完旨,那边他就知法犯法,这……”

  景和帝的脚步一下子就停住了,“圣旨已经接了?”

  “是,未时便已经接下了,裕王、裕王妃、裕王世子恭敬接旨,甚为欢喜。”

  话一说完,赵寿清晰的看见,这位皇帝的脸,已经是青一阵红一阵的,显然气得不轻。

  没错。

  景和帝现在觉得非常尴尬。

  他回忆起了自己之前颁下的圣旨。

  【奉天承命皇帝,制曰:朕素闻古代圣君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奖。

  朕自继位以来,有赖列位臣工兢兢业业于内,众位将士披荆斩棘护卫疆土于外,社稷总体平稳,百姓得以安身立命矣。

  今有裕王世子铭淇,人品贵重,逸群敏慧,献会计众典于君前,授朝廷内外计吏账簿于学堂,秉精而英秀,同为朕之宗室有幸,得此俊才以慰列宗。

  故恩封裕王世子铭淇,黄金三千两,加食世子俸禄一份,并广扬天下,兹以铭淇功劳为天下臣民所知。

  特颁明命】

  ……

  注:紫禁城国宝、大明洪武皇帝圣旨上排头写的就是“奉天承命”,而非我们熟知的“奉天承运”,这两者应该都能用,意思应该没大差别。

  之前看了一本书,上面讲述了我们平日里读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样断句是错的,应该是本书上面所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是“奉天承运的皇帝,颁布诏书说”,窃以为这种说法要更为恰当一点。如有浅薄之处,敬请指教。

  另外,老爷们或许不信,秀才憋这个圣旨都憋了整整半天,毕竟还没有当过皇帝,不知道怎么写~~~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