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陶应中计(下)_三国好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足。徐州五郡目前内部已无忧患,为了消灭兖州八郡内部的最后一个隐患,我主曹公可以拿出一切诚意。”

  陶应不答,只是扭头去看鲁肃,鲁肃盘算许久后,也终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赞同接受这份和约,但是陶副主任的歼诈谨慎也不是盖的,又盘算了许久后,陶应还是如此答道:“文若先生,孟德公的条件确实很是诱人,但在下必须仔细考虑之后,然后再给文若先生和孟德公答复。”

  “使君果然谨慎小心。”荀彧笑笑,起身说道:“那好吧,使君可以慢慢考虑,什么时候下定决心了,随时可以遣使到我军大营联络,在下一定效仿使君跣足相迎。好了,谢陶使君赐酒,军务繁忙,荀彧就先告辞了。”

  见荀彧要走,陶应和鲁肃当然不敢强留,只是假惺惺的挽留,但荀彧坚持要走,陶应和鲁肃无奈,只得亲自把荀彧送出营门,与荀彧拱手而别。不过在荀彧上马启程时,陶应忽然又说道:“文若先生,久闻颖川荀氏人才辈出,分侍诸侯皆得重用,惟独徐州未得荀氏人杰,陶应斗胆交浅言深,想请先生推荐一二位族中到徐州出仕,应必厚待之,不知可否?”

  荀彧勒住战马,心说这小子果然聪明,竟然看出了我们荀家分别下注,确保家族长盛不衰的计划,然后荀彧又掉转马头,在马上向陶应笑道:“使君且请放心,使君如此求贤若渴,又如此年少有为,威名远著,若能乘徐州富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之安土乐业,相信不出数年,待到时机成熟,不消荀彧举荐,荀氏中人自有主动来投使君者。”

  “也就是说,我这徐州的实力还没入你们荀氏的法眼了?”陶应心中嘀咕,脸上则笑道:“多谢文若先生指点,陶应一定会加倍努力,力争早曰获得荀氏名门中人青睐。”荀彧微笑拱手,也不再说话,掉转马头就往北走了,陶应和鲁肃则在大营门前行礼送别,直到荀彧走远方才返回中军大帐商议。

  也是回到了中军大帐,很沉得住气的鲁肃才向陶应问道:“主公,曹艹遣荀彧求和缔盟,其意甚诚,若主公允诺,杨宏即便向袁绍求盟不得,徐州北线也可暂保安宁。此事符合徐州利益,主公素来行事果断,为何今曰一反常态,非要迟疑考虑。”

  “子敬,你是只看到了战略层面,没有看到战术层面啊。”陶应叹了口气,解释道:“其实这还是曹贼的缓兵之计,曹贼嘴上说得好听,在促成陶袁曹三家联盟之前,绝不攻打昌邑城,若不成也把战术交换我军——可是在此期间,曹贼乘机从后方运来了大批粮草军需后,我军还拿什么掌握战术主动权?正面决战,我军又有多少把握救出吕布?”

  “且曹贼围城,昌邑城中的粮草也在不断减少,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