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章 天崩地裂(三)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事儿的读者都应该还记得,朱元璋在夺取皇帝宝座道路上最为艰险的一战,其实就是鄱阳湖和陈友谅一场大战。(这一点连鹿鼎记里都说得很明白了。)

  陈友谅起全国之兵,东下和朱元璋决战。此时的朱元璋主力还在东线和张士诚撕逼。一时难以西向对付陈友谅。

  这一年是闰三月,陈家军包围洪都时已是四月份。有人也许会疑问:为什么陈家军首战选择了洪都,而不是趁虚直捣应天呢?

  据不厚道的作者看得一些书分析,陈友谅选择这样的进军路线是为求稳妥。上次他进攻应天时,江西大部还在自己手里,无后顾之忧,如今他只有先行拿下洪都,并以鄱阳湖地区为基地,然后循序东下,才觉得更有把握些。当然,也有考虑到征集粮草方便的因素在内。

  另外,洪都毗邻鄱阳湖,且是江西的腹心,也正好发挥陈家军的水师威力。反正,在陈友谅看来:取洪都势在必行,也易如反掌。

  洪都就在鄱阳湖西面不远处,与鄱阳湖之间有水路(赣江)可以贯通。前面已经说过,鉴于太平城失守的教训,洪都城靠江的一面在加修时特意向里缩了三十步,如此一来舰船就无法迫近登城了。陈友谅此次动员了几乎全部力量,总兵力为六十万人。虽然这个数字值得怀疑,但除开家属、有关随员后,至少也应不下于四十万众。

  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85天,长达三个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陈友谅不禁叹道:“朱元璋座下猛将如云,竟还有朱文正此等军事奇才,若能效力于我,势必如虎添翼!“

  最终朱元璋准备好了一切,统率20万大军,千帆竞扬,向洪都浩浩荡荡地开来。但是,陈友谅的军队在此次洪都攻坚战中消耗极大、锐气和势力大削,最终在鄱阳湖被朱元璋全部歼灭,洪都之战改变了元末明初整个局势。让重八哥一跃从群雄当中脱颖而出,统一了长江中下游。

  熟读历代史书,并且几乎带兵走遍了大明江北各地的洪承畴,自然是对洪都战役在明朝开国历史阶段的意义了然于心。如果说一座洪都城能够以万余兵马拖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那么,鲁南、登莱、江淮之间的大小城池数百座,又能拖住清军多久?

  时间不属于大清!

  “王爷,独孤将军说得有道理。”洪承畴率先出来给独孤寒江站台了。

  “洪先生怎么看?”多铎也收起了那份怒气,虚心向洪承畴发问。进关之后,洪承畴就是咱们的领路人。这是黄太吉在世时的话,对此,多尔衮和多铎兄弟都是很服气的。进关后,洪承畴的一系列手段,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各处望风而降的官吏将领们,带来的城池百姓兵马府库,也让他们看到了带路党的巨大用处。

  “王爷,军情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