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六章 惊天巨变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元和这个举动,顿时让李亚仙对他死心塌地了,这个举动,就像是郭靖在张家口请黄蓉大吃一顿后,又把小红马送给了这位黄贤弟一样。当然,这是烹饪良好的情况下,需要大厨,否则又酸又粗,难以入口。不过这个时代,只要是肉,就没有人会嫌弃,没见左良玉的军队,连人肉都吃?

  所以这些死伤的清军马匹,都被打扫战场的辅兵军士们,如珍宝似的抬到一边,由火兵们开膛破肚,准备晚上开伙,大快朵颐。

  战场另一侧的清军士兵,则是在死人堆里认真的搜索,看看腰包里是否有银钱,身上是不是有什么可用之物。

  太阳的最后一点余晖也沉到了地平线下面,各处营寨当中燃起了灯火,炊烟渐次升起。不论是清军各营各旗,还是大顺军的各营各部,兵丁们开始享用他们的晚饭了。

  清军也好,顺军也罢,他们的伙食供应,碍于技术条件,仍旧采取使用传统的埋锅做饭方式。在这个时代,使用炊事车,并把炊事车编入军队编制内,来为建制单位供应饮食的,除了南粤军之外,也只有顺军当中的震山营这一支人马了。

  脱胎于明军的清军兵马,伙食军粮制度,仍旧是按照明军的那一套来。

  为了取水方便,这些新附军的营寨大多安顿在了毗邻河岸边的位置上。

  一堆堆的新附军官兵,或站或蹲,手中捧着大碗,只管自己埋头苦吃,不少人吃得嘴里稀里哗啦的。这些官兵的构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既有魁伟凶横的彪形大汉。也有瘦弱不堪的老弱,甚至还有不少身材矮小瘦弱的半大孩子,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应该是沿途抓来的壮丁,用来凑数的。人群中,还有一些穿着鸳鸯战袄,头上裹着折上巾的骄悍军士,他们大部分是骑兵。

  按明军的军制,一般只有骑兵,或是步兵中甲长级的小军官才有甲胄,不过在营地中,除了巡哨的军士,这些骑兵也不会整天披着一身盔甲,吃得那些粮食,哪里供得上整日披甲的消耗?没油水的时代,肚子饿得特别容易快,所以,能够节省就尽量不要消耗的太快。这已经是这些从明军变成清军的新附军官兵的共识了。

  有人快手快脚的往嘴里扒完了一碗饭,又端着大碗,准备想办法再添上一碗。

  新附军脱胎于明军,仍旧还是使用一队或是一总使用一口大锅,锅上沸滚煮着的,也是一种飧饭。

  这种伙食,便是用米饭篜熟,然后放到水中曝晒,反复几次,最后得到一些干米饭,有点类似后世的压缩饼干。

  虽然一小团飧饭,用热水泡开后可以变成一大锅不过当然谈不上什么味道,需要用盐,醋等物佐食。

  一般大明军士的月盐,有家口者二斤,无者一斤,不过此时各军克扣成风,便是军士的月盐,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