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七章 自由贸易是普世价值!神圣不可侵犯!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有此荣耀。在他看来,如今的南粤军,早已掌握了这个地球上贸易体系的话语权。

  “我们可以做到要买什么,什么就必须降价。要卖什么,什么的价钱就由我们来定!支付的货币是我们铸造的,运输这些货物的船只是我们的,停泊的港口是我们的!”李沛霖的话,恰好也是在场南粤军商贸财税系统官员的心声。

  以纺织业为例,如今,天竺的战争虽然打得依旧惨烈,瘸狼帖木儿的子孙手中的弯刀砍向同样信仰安拉的天竺地方苏丹的脖子。信仰湿婆大神的土邦主,手上的火铳朝着莫卧儿帝国的士兵开火。可是,就在这连绵不断的战争之中,一块块的土地从种植小麦变成了种植棉花。不用地主们下命令,那些卑微的农民就很主动的改种棉花。因为,这些在高种姓的贵族武士老爷们看来属于会说话的牲口的农民,脑子也拥有同样多的脑细胞。他们很清楚,任凭是哪股势力打到自己家里来,都会保护棉田的。这些白色的长绒棉,不仅仅是可以换取粮食,向老爷们交租的农作物,更是可以保护全家老小平安的守护神。

  而且,多年的经营下来,无声无息间,南粤军已经在天竺占据了方圆数千里的土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到了棉花收获季节,便是一片白茫茫的,仿佛置身于北国的雪野冰川之上。这些土地,要么是来自于苏丹和土邦主的割让,用于抵扣军火货款,要么是战败的王公们在下台逃亡之前,用手中已经不那么好使的印玺在地契上盖好朱砂,给自己在南中的寓公生涯加上一点保障,换一点养老金、安家费。

  棉花,在南亚次大陆上,已经是成为了上至苏丹王公,下至低等贱民的护身符、保护伞。大量的优质长绒棉被运到海边,装船运走。换来的,则是一船船的稻米,一船船的刀枪火药。

  同样的丰收景象,也出现在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埃及,在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上,

  在科普律鲁算端的大力推广下,素来便有棉花之国美誉的埃及地区,更是成为了长绒棉的种植园。虽然没有印度次大陆上那么壮观的景象,但是,那些在这块被称为“米斯尔”的土地上生活的酋长们,在科普律鲁大人的威胁利诱之下,纷纷将自己家的农田变成一块块的棉花地。用那些上等的长绒棉变成一柄柄呲铁钢刀,变成上好的盔甲,变成精良的火铳。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棉花,在科普律鲁大人手中,还可以变成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残暴军队出来。

  科普律鲁大人招募倭国雇佣兵的费用,也是从棉花的价款当中支出的。

  一船一船的长绒棉沿着尼罗河进入地中海,再用马车转到进入红海,转入印度洋,通过西奈半岛接驳南粤军的大船,换回了成千上万如狼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