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一章 孰真孰假?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其真伪。第二,以臣看来,此人所说之言辞,不尽不实之处实在是太多,可谓是破绽百出。未必是真太子!”

  听到李守汉说的如此确实,朱由崧也有些底气了,“大将军何出此言?”

  “陛下,臣从前往拜谒过此人的官员处询问得知,此人自述如何逃出京师,如何到达留都。陛下请看。”李守汉从袍袖之中取出了数张写满了小楷的字纸。脸上冷笑不断。

  “太子语之曰:‘昔贼破北京,予趋出欲南走,时贼恐上南行,俱严兵堵截,无些子隙处;东、北二面亦然。独正西一路为贼巢窟,贼之来处兵众稍疏,予遂西走,终日不得食,晚宿野舍开浴堂家。及明,复走。自北七日不食,转而南,遂止于高梦箕家’。”

  读到这里,李守汉冷笑声又提高了八度。这个时代的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时的兵力部署情况咱们就不提了,通州就有老子的兵马,天津也有。李自成也只能对通州、天津方向放出部队警戒,如何能够无一些子缝隙?就算是按照历史上的情景发生,你一个从小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天潢贵胄,从小穿衣吃饭都有人服侍,只怕连自己上厕所解手都不会。又如何能够向西而逃,在荒郊野岭里行走,而且终日不得食?露宿于荒野之中?试问倘若是真正的太子,孤身一人如何生存下来的?而且连续七日不得食?你居然没有饿死?这不是和李守汉听说过的我爷爷八岁全家一百多口就被共@产党杀死了,然后我奶奶1965年从日租界逃到了连云港一样嘛!

  李守汉将自己的这一番判断说与朱由崧听了,同样有过逃难经历的朱由崧不住的点头称是。“朕当初逃出洛阳,若非几名内侍拼死护卫,早已死于乱军之中。”

  所以,才有了武英殿上朱由崧如此淡定高姿态的宣布如果是朕的侄儿,大行皇帝太子的话,朕当即便脱袍让位的举动。已经几乎板上钉钉是假货,咱还怕你作甚?!

  兴善寺内,前来审验鉴别太子真伪的“审查委员会”官员们,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弱冠少年。虽然也是一脸气度不凡,倨傲之色,但是却如何也不能用天家气度来形容他。

  这个少年东向而倨坐,面对着鱼贯而入的诸多文武勋贵却是理也不理,眼皮都不曾抬一下。只管命人将他扶起,点燃香烛,跪拜在地口中念着“太祖高皇帝、皇考”等语,脸上泪水潸然而落。

  “诸位大人到了,你为何不见礼?”负责看护监管他的锦衣卫冯可宗厉声喝问,打算在列位勋贵大人面前表现一下、

  “此乃我家之天下江山,又要与何人见礼?”少年倒也不含糊,当即便回了冯可宗一句,将他噎了回去。

  听到这样的话,群臣之中有人惊愕,有人欢喜,但是,王铎等教导过太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