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七章 苏州“乱!”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血洗苏州。也好让大将军看看咱的雷霆手段!最好,这些人在鼓动暴民闹事的时候,他查大人还能受点轻伤,这才能显示出他精忠王事、不辱使命,不负大将军所托的精神来。

  但是,苏州的士绅也都是欺软怕硬惯了的。见査继佐杀气腾腾的带着大队人马开进苏州,反倒没有了往年的那股劲头了。

  “哼!苏空头!果然是苏空头!”

  査继佐用海宁方言骂了一句,算是开了地图炮。

  苏州人,有个来历已久的绰号,叫“苏空头“。这个“苏空头”的绰号(主要是指生长在城区内的苏州男人)可谓由来已久,其主要特点是:一、专作陪人吃喝嫖赌、寻欢作乐的帮闲之事;二、嘴上不牢,好说大话;三、答应别人的事情从不兑现。也有另外一种比喻“外强中干”只求外表,内里空虚的人。吴谚有“苏空头,杭铁头”之说。“苏空头“的名字同扬州人的绰号“扬虚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苏一扬,一空一虚,都极其夸张地渲染出江南风气的浮华的一面。“空头“的本意,就是说谎。苏州人造假,爱报虚价。近代苏州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程瞻庐,深刻地洞见“苏空头“之不堪一击,他为之痛心,也为之扼腕,奋笔挥就了《空头码子》一首:“空头空头,出在苏州。苏州空头,名冠九州。身上穿的是绸,嘴里吃的是油。其实暨家眷等凑,不出十千八千的当头。出门时轻裘怒马,卖弄他公子风流。入门时缩手缩脚,棉花胎里经过了几度春秋。描金箱子白铜锁,里面只是空溜溜。空头空头,空到何时才罢休?”

  古代另一则经典笑话:一人初往苏州,或教之曰:“吴人惯扯空头,若去买货,他讨二两,只好还一两。就是与人讲话,他说两句,也只好听一句。”其人至苏,先以买货之法,行之果验。后遇一人,问其姓,答曰:“姓陆。”其人曰:“定是三老官了。”又问:“住房几间?”曰:“五间。”其人曰:“原来是两间一披。”又问:“宅上还有何人?”曰:“只房下一个。”其人背曰:“原还是与人合的。”

  也好,你不是采取软磨硬泡,不反对不合作的消极抵抗方式来对抗本官吗?那好,本官就先打上门去,看你们该如何对待!

  在《缙绅一览》这种合法公开出版的联络图、护官符上稍微的搜索了一下,一位苏州籍贯的官员便成为了査继佐的首选打击目标:本人在北京任职翰林,也是李自成攻克北京之后附逆有据之人,家族之中亲眷不少,颇有些在朝为官之人。且在乡里恶名着著,占据了万余亩良田,山林,茶园,丝栈、桑园不少,又有数十艘大船往来于南京与上海之间。算得上地方富户。可是,从天启年间却是一文钱粮也不曾交上过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