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八章 追赃助饷,百官百态。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有禁,城军下城者有禁,犯者立死,断头截体,纵横衢道,虽触目悚恻,而人情稍帖。”

  “陈兄说得极是!”

  被赵士锦称为陈兄的陈济生,很是得意的端起碗来喝了一口茶,“如今圣上从谏如流,明发诏令,令文武各官,于次日投职名,二十一日见朝。愿为官者量材擢用,不愿者听其回籍。如有隐匿者,歇家、邻佑一并正法。足见求贤若渴,正是我辈报效朝廷之际。”

  命令一公布,那些热衷仕途的官僚争先恐后地报名;一部分心怀观望的官僚,也在长班随役的督促下前往应点。二十一日,“报名各官,青衣小帽于午门外匍匐听点。平日老成者、儇巧者、负文名才名者、哓哓利口者、昂昂负气者,至是皆缩首低眉,植立如木偶,任兵卒侮谑,不敢出声。亦有削发成僧、帕首作病,种种丑态,笔不尽绘。”

  二十三日,刘宗敏、牛金星又在五凤楼(即午门)前,传各营在押官员入朝听选,按姓名册唱名。首批录用的就有九十六人,“用者出东华门赴吏部听选,仍长班家人相随,无防押之人;不用者仍发营看守。”二十六日,又选用了一批。

  像陈济生与赵士锦这些人,便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被选上的。

  不过,选取官员,大顺也是有自己的执行标准的。因为他们很清楚大明朝廷的官员是个什么德性,特别是那些占据要津的高官显宦,不仅是明朝各种政策法令的策划者、推行者,而且绝大多数是贪污成性者。许多人或多或少的手上都有大顺将士的鲜血。因此,决定三品以上的文武大僚一般不予录用,发往各营追赃助饷;四品以下的官员则分别情况,予以授职,让他们自动捐银助饷,少数劣迹昭彰的也发到各营追赃。

  当然,这个制度执行起来也有特例存在。比如说那位左良玉的恩公侯恂侯大人,身为前户部尚书,又是当过督师的人,却是很幸运的被大顺朝廷录用了。原因嘛,绝对不是因为他儿子是什么复社才子,而是因为他当真是走运。大顺兵马进北京时,他和孙传庭都是因为剿贼不利而被关在天牢里!

  孙传庭在灵前祭拜崇祯后,回去便绝食而死。这位侯大人,倒是欣然接受了大顺的官职。到武英殿上去给李自成出谋划策去了。

  也不知道他那个名垂千古的儿子在南京知道之后会如何看待?这么说起来,识时务,随时准备为新朝效力,也是侯方域父子家传绝学了。

  (话说,凡是被敌人关在监狱里的就一定是自己人吗?当年的意大利黑手党,就是在领袖的铁腕打击下被打得奄奄一息。西西里岛的治安和社会秩序前所未有的好。结果,巴顿等人登陆之后,认为凡是被法西斯关在监狱里的都是皿煮人士,立刻放出来并予以重用。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